美苏争霸的三个阶段 冷战风云之美苏争霸:最终拼的还是国家实力!

美苏争霸的三个阶段_美拉德反应三阶段_美,苏导弹数量 战略博弈 肯尼迪与苏外交部长

1946年3月5日,丘吉尔在美国富尔顿发表“铁幕演说”,正式拉开了冷战序幕。1947年3月12日,美国杜鲁门主义出台,标志着冷战开始。1955年华沙条约组织成立标志着两极格局的形成。冷战开始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阵营和苏联为首社会主义阵营,在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意识形态等各方面都处于对抗状态。

50年代中期,美苏两国和国际关系发生了一系列重大事件。1953年3月5日,斯大林逝世。1953年9月,赫鲁晓夫上台以后,开始对苏联的内外政策进行调整。1956年召开了苏共二十大,赫鲁晓夫提出了同美国平起平坐、实现美苏合作、共同主宰世界的基本战略。赫鲁晓夫之所以敢提出与美国平起平坐,也是因为苏联经济、军事实力的增加,具备了一定的物质基础的原因。自此,美苏开始了长达数十年的争霸对抗。

美拉德反应三阶段_美,苏导弹数量 战略博弈 肯尼迪与苏外交部长_美苏争霸的三个阶段

在这场旷日持久的争霸战中,美苏进行了无数次的较量,双方的角逐遍及全球。双方互有胜负,鼎盛时期的苏联甚至一度压倒美国,表现出咄咄逼人的进攻态势,美国都不得不避其锋芒。

50年代后期,美苏争霸的格局逐渐形成。作为世界上的两个超级大国,美国和苏联在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各个领域展开的殊死较量,国际局势随之也风云变幻。美苏争霸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50年代中期~60年代初期)既有缓和又有争夺。

50年代中期,苏联主动与西方国家合作,对奥和约的签定,解决了二次大战的一大遗留问题。西方国家认为,这是苏联的一次实质性让步,东西方关系开始“解冻”。承认了联邦德国,1955年苏联和联邦德国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

1959年9月,赫鲁晓夫第一次访美,他也是第一位访问美国的苏联最高领导人。赫鲁晓夫同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在戴维营进行了会谈。赫鲁晓夫的美国之行没有取得什么实际成果,但他认为这本身就给人以美苏平起平坐,共同主宰世界事物的印象。实际上,美国也承认了苏联与美国同是超级大国的事实。

在关系缓和的同时,争斗也在进行着。1961年苏联修筑“柏林墙”,封锁了东西柏林边界,使美苏关系更加紧张。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表明苏联开始走上同美国进行全球争夺的道路,同时也表明当时的战略优势仍然在美国方面。

美,苏导弹数量 战略博弈 肯尼迪与苏外交部长_美苏争霸的三个阶段_美拉德反应三阶段

这一阶段,苏联和中国的关系也发生了逆转。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苏联第一个与新中国建立了外交关系。美国拒不承认新中国,在政治上孤立中国,在经济上封锁中国,在军事上威胁中国。面对这种情况,中国采取了向苏联“一边倒”’的方针。1950年2月14日,《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订,确立了中苏之间的同盟关系。50年代初期中苏是友好关系,两国共同的对手是美国。

赫鲁晓夫上台后,对中国推行霸权主义政策,企图把中国纳入与美国争霸的轨道,控制中国的内政外交。如1958年苏联要求在中国建立长波电台和联合舰队;1960年苏联撤走在华的全部专家,撕毁合同,废除项目,给中国经济建设造成巨大损失。同年,苏联在新疆挑起边境冲突事件,中苏关系恶化。

美苏两个超级大国都同中国处于敌对状态。中国在国际关系上经受了严峻的考验。

美苏争霸的三个阶段_美拉德反应三阶段_美,苏导弹数量 战略博弈 肯尼迪与苏外交部长

第二阶段(60年代中期~70年代末)苏联处于攻势,美国转攻为守

1964年勃列日涅夫上台至70年代,苏联的经济实力同美国的差距大为缩短,1975年,苏联的工业总产值上升,相当于美国的80%。苏联在军备方面赶上了美国,苏联的战略导弹至1975年已达2402枚,超过美国40%美苏争霸的三个阶段,1979年苏联在战略核力量上的开支几乎为美国的3倍。苏联大力增强常规军事力量。1978年,美军210万人,苏军440万人,美军拥有坦克10500辆,苏军拥有坦克50000辆。

这一时期苏联推行与美国争夺世界霸权的积极进攻战略。美苏争霸的重点在欧洲,美苏在欧洲都集结了重兵,处于两军对峙的僵持状态。在其他地区,苏联则采用积极的进攻战略。1979年苏联出兵阿富汗,实行直接的军事占领,直接威胁海湾地区和印度洋地区的和平,标志着苏联霸权主义政策发展到了顶点。

与苏联相反,美国在这一时期却转攻为守,由于受经济危机的冲击,经济增长趋于缓慢,侵越战争受到严重挫折,军事力量被苏联赶上,美国在美苏争霸中从战略进攻转为战略防御。1969年后的尼克松主义,调整全球军事部署,收缩亚洲兵力,1973年从越南撤军。

在中苏关系上,苏联加紧对中国进行压制和军事威胁,以致酿成中苏边境的武装冲突,最突出的事例就是1969年的珍宝岛事件。70年代初,苏联已在中国边境陈兵百万。中国开始把苏联称为“社会帝国主义”国家,并且把苏联做为头号敌人,与苏联霸权主义进行斗争。

在中美关系上,70年代初,美国为了扭转同苏联争霸的不利局面,提出了“尼克松主义”,转而同中国改善关系。中国为了抵抗苏联的压力,也需改善同美国的关系。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中美发表《上海公报》,两国关系开始正常化。1979年元旦,中美建交。

美拉德反应三阶段_美,苏导弹数量 战略博弈 肯尼迪与苏外交部长_美苏争霸的三个阶段

第三阶段(80年代)美国强硬苏联收缩

80年代末90年代初,是美苏争霸的第三阶段。

1981年,里根出任美国总统以后,提出了对内振兴经济,对外重振国威的口号。开始对苏联采取强硬态度,遏制苏联在全球的扩张势力。在核战略和核军备方面美苏争霸的三个阶段,美国提出了“星球大战计划”,通过以高技术为核心的新一轮军备竞赛,从而拖垮经济力量相对落后的苏联。在争夺第三世界方面,美国立足于在军事上打小规模的局部战争,打击亲苏政权。

从70年代中期起,苏联国内经济发展缓慢。1987年,苏联的国民生产总值落后于日本,与美国的差距拉大。美苏争霸成为苏联沉重的包袱,由于缺乏雄厚的经济实力,1985年戈尔巴乔夫上台执政后,苏联被迫放弃战略进攻,转向全面收缩,放松了对东欧等地区的控制,并最终退出。

1991年12月底,苏联解体,美苏争霸以苏联失败告终。

这一时期,中苏关系开始缓和。1989年5月,戈尔巴乔夫访华,中苏关系实现正常化。

美拉德反应三阶段_美,苏导弹数量 战略博弈 肯尼迪与苏外交部长_美苏争霸的三个阶段

戈尔巴乔夫和里根

美苏争霸中的中国

美苏冷战争霸四十多年,对战后国际关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对中国的外交政策提出了挑战。

中、苏、美三国关系随着美苏争霸局势的变化而变化。中国与美国和苏联的关系,从美苏方面来说,都是在战略进攻时要控制或颠覆中国政权,而在战略防御时又打“中国牌”。

中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进行反对霸权主义的斗争,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中国在国际舞台上越来越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国的国际地位也得到了进一步提高。

苏联在美苏争霸中最终败下阵来,根本原因是经济、科技实力落后于美国。

90年代初,美苏争霸结束,世界格局出现了多极化趋势。较之美苏争霸的格局,是历史的进步,它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END———
限 时 特 惠:本站每日持续更新海量各大内部创业教程,一年会员只需128元,全站资源免费下载点击查看详情
站 长 微 信:jiumai99

滚动至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