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洛弟
不知什么时候起,古装悬疑剧突然成了网剧热门类型。
无独有偶,今天一则“广电总局公布电视剧集数变更通报”的新闻引起了大家的关注。其中优酷出品、曹盾执导、马伯庸原著改编的《长安十二时辰》由原定的60集变更为26集,片单中改动最大的一部剧集。
对此,该剧导演曹盾回应此举并非大幅度删减,而是分成了两次报审,第一次报审了26集,后面的内容仍在后期制作中。
马伯庸的《长安十二时辰》,作为2019的重点剧集,动向一直备受瞩目。说起来这种蕴含推理、谍战、反恐色彩的故事历来都是创作者的心头好。相关类型作品层出不穷,这一类型中又可大致划分为探案类、奇幻类和谍战类。
这其中包括了探案类,如《开封奇谈》《开封府》《唐诗三百案》《鸣鸿传》。
具备奇幻色彩的,则有《妖出长安》《热血长安》《盛唐幻夜》。
尚未播出的《大宋少年志》《长安十二时辰》则以古装悬疑为主。
同时,此类剧中往往有武侠动作、团队破案、侦探关系等流行元素。
其中《开封奇谈》《开封府》一类,无疑是拿《包公案》《三侠五义》一类传统武侠公案IP翻新。
两部戏选取了同样的切入点,在人物身上做文章,与西方推理作品结合。
两版包拯,都不再有“虎头铡伺候”的龙图公官威,更贴近《神探夏洛克》《神探阿蒙》一类“有缺陷的侦探”形象。
由漫画《开封奇谈——这个包公不太行》改编而来的《开封奇谈》里,开封府集体变身表情包。
包拯成了一个胆小蠢怂爱追星的二货,只有破案时才智商突然上线。
公孙策作为开封府管家婆,日常工作包括吐槽包拯,以及命令展昭把翘班的包大人拎回来。
而展护卫自己也比较脱线,因为是“御猫”,经常施展水上漂功夫,偷吃开封府花池里的活鱼。
同样,《开封府》里的包拯,则是一个看似呆傻、发育迟钝、不善交流,但同样在破案方面天赋异禀的神探。
至于伴有奇幻元素的《热血长安》《盛唐幻夜》,人设则都是美漫“联盟”加MOBA网游配置长安幻夜,有智商担当、输出担当、法师、战士、“奶妈”……
大家组队在唐代“地图”里打怪兽、破神棍,煞是热闹。
相比之下,马伯庸的《长安十二时辰》偏向谍战、反恐色彩,就在故事本身上下了更多功夫。
但目前,推理、奇幻类的几部古装剧,播出后声量有限,谍战类的几部,则遭遇了延播命运。
一个被寄予厚望的网剧类型,怎么就落到这步田地了?
如果要我说,一切的失败来源于四个字:想简单了。
这一类型对创作者的诱惑,很好理解。
探案类作品,中国的最著名IP,无非《三侠五义》《大唐狄公案》《彭公案》等几部武侠公案类小说。
而“年轻化”包公不断登上舞台,则是因为《三侠五义》最著名,重新演绎的空间也最大。
“三侠”“五义”在书中,是在开封府协助包拯破案的几位英雄侠士。
展昭、欧阳春、白玉堂武艺高强长安幻夜,卢方轻功高、韩彰是地雷高手,徐庆擅钻山、蒋平水性好……
放今天来看,中国人早在古代就搞出了“复仇者联盟”的配置。
但人物塑造的立体化、程式化,则是这些古代小说相对欠缺的部分。
小说中,包公出了清正廉明、断案如神,很少有性格特点。
学识渊博的师爷公孙策,很多时候更像个传声筒或功能性人物。
但同时,展昭与白玉堂作为配角,其鲜明的性格特点,又为影视改编留出了天然的养料与空间。
于是之后的影视改编中,台湾“台视”1993版版《包青天》,以及1994年的《七侠五义》,都浓墨重彩描绘了展昭与白玉堂亦敌亦友的情谊,甚至衍生出不少“同人”素材。
1994年台剧《七侠五义》,同人圈代号“9475”
而之后的内地电视剧《少年包青天》系列,也以“青年时期”为主轴,首次“开发”了包拯与公孙策全新的人物关系。
一部又一部热剧,为十几年后的今天,这一题材的持续热度埋下了因由。
由此衍生的类似“小队破案”模式,也被其他原创题材所借鉴。
而同时,好莱坞的超级英雄电影以《复仇者联盟》为首,开启了超级英雄团队作战模式,在全球范围内大获成功。
中国观众对本土科幻片、超级英雄片的呼声,也因此越来越高。
其后,徐克《狄仁杰之通天帝国》将古典神探塑造成“中国版007”,注入更多武侠、奇幻色彩,也进一步给了中国创作者灵感。
前有可能,后有渴求,这对中国影人的诱惑太大了。
同时,因为涉案题材、当代奇幻题材在审查方面的风险,将同类题材放到古代背景,也成了规避风险的一种方式。
因此,古装悬疑剧纷纷上马,也就不稀奇了。
首先,推理戏码需要的高智商烧脑剧情,必须经过极其严格的锤炼,才能够格。
古代奇幻题材,则必须填补中国古典神话的巨大空白——世界观的铺设。
这需要编剧对古典神话烂熟于心,也必须懂得西方奇幻题材的世界观铺设方式,都是非常劳心劳力的功夫。
至于古装谍战题材,开始出现却成品极少,原因也在于编剧的“内功”:
除非编剧像“马亲王”一样,对中国历史上的地缘政治、历代中央政权的特务机关架构,以及相关历史事件非常了解,才有可能架构起一个具有东方特色、符合中国古代国情的间谍世界——
这还不算对西方间谍史、间谍小说的海量阅读与消化。
除了类型元素的稔熟,人物塑造也不能照搬漫画式的“标签化”。
漫画人物的“呆萌”“傲娇”“腹黑”,可以依靠漫画的特殊语言精准表达。
而影视作为视听语言的综合艺术,指望一幅画面表现人物个性,非常困难。
同时,标签化的人物塑造,也许能取悦相对“小众”的漫画读者,对于受众更广泛的影视剧,则不一定能够适用。
“漫威电影宇宙”里的英雄们,同样性格各异,“复仇者联盟”也因此火花不断。
但其原因在于,每一个人物都有丰满的人物性格特点。
这些鲜明,是漫画IP数十年的孵化、电影宇宙十年以上的铺设换来的。
即使《神探夏洛克》鲜明到略显夸张的人物设定,也只是在原著《福尔摩斯探案全集》基础上的放大。
也就是说,当下流行的古装悬疑剧里,奇幻、推理、团队作战等等元素,看似可以拼贴,实际上,没一样简单的。
甚至很多人物塑造,因为陷入了盲目照搬外国作品的误区,也存在巨大问题。
很多项目看似“前景广阔”,其实已经被局限在类型中。
大平台不敢接,一是因为部分项目质量欠佳,二是因为类型同质化严重。
若是粗制滥造之作通不过观众检验,会严重打击了市场信心。
本就耗资更大的古装剧,风险已经够大,何况一个看不到前景,缺乏成功先例的亚类型?
大公司不愿做,只能给小公司,小公司人力财力有限,开发后继乏力,再拍出烂剧,继续毁坏类型,形成螺旋下行的恶性循环。
而拯救它的办法,只有一个:
———END———
限 时 特 惠:本站每日持续更新海量各大内部创业教程,一年会员只需128元,全站资源免费下载点击查看详情
站 长 微 信:jiumai99
2.本站所有项目来源于投稿或购买自其他第三方,若本站侵犯了您的权益请 联系站长 进行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