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项目网找项目网  2024-09-03 18:02 找项目网 隐藏边栏
导语: 如果看过《神探狄仁杰》,里面有个情节,就是狄仁杰有个突厥的可汗朋友,叫吉利,因为族内叛乱,逃往中原,被狄仁杰所救,之后依靠大周的支持,重返突厥,顺利当上大汗,在隋文帝杨坚时期,也有一个突厥可汗,和这个吉利的遭遇差不多,他就是启明可汗。

上一集历史崔讲了,隋文帝杨坚夺得北周政权后,挥兵南下,先占西梁,再攻陈国,而南朝自刘宋之后,被倚为屏障的北方流民,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流失,他们或分化进入南朝,或随着北魏汉化改革,融入北朝。

江东本土势力,在陈霸先的率领下,雄起一时,迅速衰退,唯一拿得出手的水师,也在吴明彻的北伐中失去了战斗力,最后随着杨坚的五十万大军南下,一举荡平陈国,自东晋开国以来,分裂的南北朝,再次实现了统一,杨坚的历史地位,也上升到了新的台阶。

聊下面的话题前,先熟悉下前面的章节:

1、

2、

同时,杨坚对经济、制度实行了全面的改革,出现了科举制的雏形,乡县推荐人才,进入京城参加考试,择优录取;对宇文泰的府兵制进行改良,闲时耕种,战时打仗,平时由折冲将军负责训练,其他改革杂七杂八很多,核心就是休养生息。

此外,杨坚还有个圣人可汗的突厥尊称,由来是对突厥的战争,参考东西汉对匈奴的分裂瓦解,突厥也分成了东西突厥。

如果看过《神探狄仁杰》,里面有个情节,就是狄仁杰有个突厥的可汗朋友,叫吉利,因为族内叛乱,逃往中原,被狄仁杰所救,之后依靠大周的支持,重返突厥,顺利当上大汗,在隋文帝杨坚时期,也有一个突厥可汗,和这个吉利的遭遇差不多,他就是启明可汗。

吉利可汗是哪个朝代的_吉利可汗历史原型_吉利可汗

(神态狄仁杰中的吉利可汗

而我们今天的故事,也是围绕着他展开。

传送门:

漠北草原,因为耕作方式的不同,和中原文明一直显的不太协调,有史记载以来,就和中原摩擦不断,中原擅长防守,土墙、步兵、阵法,只要有好的统帅,把老祖宗的这些东西结合起来,防御就够用了,比如秦国的蒙恬。

草原人民呢,由于长期放牧,和马打交道,部队来去如风,骑兵的优点是,冲击力大、机动性好,因为边境线长,进攻的时候,总能找到几个突破口,抢点粮食是没什么问题,但是想要大规模占领或者深入内地,就难了。

刘邦建立西汉后,经过长期的休养生息,国家有钱了,到了汉武帝时期,就决定和匈奴硬碰硬,优秀的将领,比如卫青、霍去病,特别是霍去病,完全抛弃了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的那套战法,主动出击,直接进攻匈奴王庭。

后来,匈奴就分成了南北匈奴,北匈奴远走大漠,进入贝加尔湖,而南匈奴成了汉朝的附属,直到西晋末年才重新抬头,可汗刘渊建立汉国。

中原的王朝,换了一茬又一茬,草原部落也是强者为王,南匈奴集体进入中原之后,鲜卑部落开始崛起,之后步匈奴后尘,建立燕国、魏国,空虚的草原被柔然占领,和北魏长期作战,拓跋家族建立了六镇,加以防御。

之后,柔然爆发内乱,虚弱的柔然可汗找北魏援助,正好遇上六镇起义,柔然可汗出兵,帮助镇压破六韩拔陵,乘着北魏分裂,柔然再次崛起,而此时,另一个草原民族,进入中原史册,他就是突厥,当时只是一个小部落,首领叫阿史那土门,阿史那是姓氏,土门是名字,为了表述方便,下面所有突厥可汗都用名字称呼。

突厥的发源地在阿尔泰山,因为山的样子像头盔,才有了突厥这个名字,最初是给柔然打造铁器的,和西魏也有生意往来,公元546年,也就是东西魏爆发玉璧之战的时候,在草原,也发生了一场大规模的战役,当时铁勒部落,准备进攻柔然王庭,一路风驰电掣。

铁勒,作为草原部落,因为音译的关系,也叫赤勒﹑敕勒和丁零,史书上记载的高车族,也是铁勒部落,主要是由于铁勒喜欢使用非常高大的车轮,铁勒进攻柔然王庭的消息,无意中被土门得到了。

土门召集所有部落勇士,在半路埋伏,一举打败了进攻的铁勒骑兵,战后吞并五万多户铁勒部落,加上本就不弱的实力,强大起来的土门,非常渴望得到柔然王室的肯定,以获取更多的资源,于是急急忙忙找柔然可汗提亲。

身为可汗是有尊严的,突厥当时只是个铁匠部落,再有实力,怎么可能配得上身份高贵的公主?柔然可汗不仅拒绝了土门的求婚,还派人把他羞辱了一顿:

“尔,我之锻奴也,何敢发是言!”

恼羞成怒的土门,改换门庭,主动找西魏求和,宇文泰当时的目光都在中原,当然希望柔然和突厥硬碰硬,至少可以减轻,来自北方的压力,于是就支持了土门对柔然的战争,还把长乐公主,嫁给了土门,没想到,这个土门还真有点军事天赋,三下五除二,就把称霸草原的柔然给打趴下了。

公元552年,土门在怀荒打败柔然,柔然可汗自杀,其他柔然贵族,要么投降北齐,要么远走大漠,草原的主宰,变成了土门,变成了突厥汗国。

突厥的第二任可汗叫科罗,在位只有一个月,等到第三位可汗,也就是科罗的弟弟阿史那燕都时期(史书上记载的阿史那俟斤,是用官职代替了名字),突厥的疆域:东至辽海、西接西海、南抵沙漠、北达北海,灭柔然、败囐哒、却契丹、并契骨,成为草原的一代霸主。

吉利可汗_吉利可汗历史原型_吉利可汗是哪个朝代的

(南北朝时期的草原民族分布图)

公元560年左右,突厥征伐过吐谷浑,联合波斯攻打白匈奴,随后联合东罗马帝国,对抗波斯萨珊王朝,这个萨珊王朝,势力范围在西亚和欧洲,从224年到651年,存在了四百年的时间。

有点远了,继续讲突厥。

草原民族的帝位传承,和中原差不多,都是父传子的模式,但是也不绝对,兄传弟也有一定的市场,公元553年,突厥第二位可汗科罗去世的时候,就没把位子让给儿子摄图,而是选择了更加勇猛果敢的弟弟燕都。

燕都做了19年的木汗可汗,突厥疆域辽阔,此后也仿效科罗,把帝位传给了弟弟佗钵(读tuo bo)可汗,轮到佗钵可汗传位的时候,土门系的儿子们已经老了,只能传给下一代,但是这个时候,佗钵可汗做了一个糟糕的决定,为东西突厥的分裂,埋下了仇恨的火苗。

历史崔来梳理一下中间的关系,科罗、燕都、佗钵,用老大、老二、老三来表示,阿史那土门是他们的老爹,老爹去世后,传位给老大科罗,老大死前传位,认为自己的儿子摄图,能力还不够,就把可汗的位置传给了老二。

老二接受可汗之后,突厥发展的很好,当时东西魏正在经历夺位大战,再加上与南朝的战争,对突厥都是拉拢的姿态,每年给突厥输送大量的物资,所以这段时间的突厥,势力发展的很快,然后老二死前,也没把汗位传位儿子,继续兄传弟的模式,传给了老三佗钵。

突厥作为游牧民族,统治的方式是联邦制,为了境内部落,突厥在大可汗之下,拥有众多的小可汗,其中土门的弟弟室点密,建立了西突厥,管辖突厥的西部;而佗钵任命摄图做了东突厥的可汗,管辖突厥东部。

老三佗钵是一个好人,用现代的话来讲,比较厚道,当时老二当了19年的可汗,有足够的时间,让自己的儿子继位,但依旧让老三成为突厥大可汗,对于这样的决定,老三一直心存感激。

在老三临终前的时候,嘱咐儿子庵罗(读 an luo),把帝位重新还给老二的下一代,也就是大逻便。

这个看似简单的决定,最终给匈奴带来的后果,很严重,按照辈分的继承关系,佗钵之后,可以选择自己的儿子庵罗(读 an luo),或者科罗的儿子摄图,但现在选择的却是大逻便,作为东突厥首领的摄图很不高兴,以大罗便的母亲身份不够高贵为由,强烈反对大逻便继承可汗。

于是摄图和大罗便开始了长期的对持,最后采取折中的办法,佗钵的儿子庵罗成了可汗,但是庵罗的能力显然无法驾驭摄图和大罗便,于是庵罗把可汗的位置让给了更有能力的摄图,大逻便呢,作为小可汗,让他管理西域去了。

新上任的摄图,也就是沙钵略可汗,和中原还有点联系,他有个老婆,是北周的千金公主吉利可汗,是周武帝宇文邕的侄女,赵王宇文招的女儿,公元581年,杨坚接受禅位,成为隋文帝那会,刚好也是摄图成为沙钵略可汗的时间。

作为宇文家的女婿,肯定要给老丈人报仇,当然最重要的是,统一了北方的杨坚,有足够的实力对抗突厥,往年的救济粮减少了。

吉利可汗历史原型_吉利可汗是哪个朝代的_吉利可汗

(北周每年需要给突厥提供大量物资,换取他们的支持)

摄图一直视二叔燕都为偶像,当上大可汗后,就希望征战沙场,像燕都那样,替突厥再次开拓土地,而因为千金公主的关系,公元582年,摄图将目光瞄向了大隋,带领五位小可汗40万军队,入侵中原。

突厥和隋朝的边境,什么武威、天水、安定、金城、上郡、弘化、延安等郡县,鸡鸭鱼肉粮食,能带走的,都被突厥劫掠了个遍,然后突厥浩浩荡荡的就回去了。

这样的冲突,在突厥和隋朝边境,经常发生,边境老百姓受不了,但是更受不了的,是隋文帝杨坚。

通过前面两篇文章可以发现,杨坚是个工作狂,篡位、镇压内乱、统一南北,做的干净利落,而且治国能力一流,大隋在他的治理下,国力增强明显,于是公元583年,杨坚决定,对突厥展开反击。

杨坚很聪明,单一的军事行动,只能把人给打跑了,恢复恢复还会回来,所以他接受了长孙晟的建议,一路打一路和,具体的方式是:

卫王杨爽、河间王杨弘、上柱国豆卢勣、窦荣定、左仆射高颎、右仆射虞庆则六路大军,开赴塞外,找寻突厥主力,在白道,也就是呼和浩特至武川之间,大隋主力和摄图的突厥主力相遇,战争的结果,摄图大败,可汗躲在茅草堆里吉利可汗,才逃过一劫。

同时,以长孙晟为大使,找阿波可汗,也就是上面说的大逻便,并最终说服他,向大隋请和,两者联合共同对付摄图。

但是最终导致突厥分裂的,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大逻便找到西突厥可汗达头,他们的联合,再加上隋朝的支持,才有了足够的实力,对抗大可汗摄图,最终,突厥分裂成东西两半,而且随着摄图发动战争接连失败,摄图向大隋求和。

故事讲到这,我们的主角,也就是传说中的启明可汗,出场了,他是摄图的儿子,名字叫染干,在摄图传位的时候,给了他的弟弟处罗侯,一年后,摄图的儿子都蓝,成为东突厥新的领袖,而染干成为小可汗,负责突厥北方。

应该说,摄图是一个雄心勃勃的可汗,却遇到了统一北方、政权稳定的隋朝,通过离间计,突厥分裂了,在摄图死后,他的两个儿子都蓝和染干,能力上都不错,但是文无第一、武无第二,都蓝在个人能力上,都要压染干一头,为了出人头地,染干选择和隋朝合作。

公元597年,染干向隋朝求婚,隋文帝将宗室安义公主嫁给了他。

自己的弟弟,不经过同意,擅自和中原结盟,这是要自立山头啊,都蓝当然不同意,于是他找来西突厥的达头可汗,共同出兵,攻击染干部落,这一仗,染干输的很惨,战后清点人数,身边只剩下几百人。

此时,那个长孙晟又出现了,他带着染干回到长安,争取到了隋文帝的信任后,隋朝派杨素,远征大漠,帮助染干成为东突厥首领,染干也成为启明可汗,随后向大隋称臣,杨坚也就有了圣人可汗的名号:

“自天以下,地以上,日月所照,唯有圣人可汗。今是大日,愿圣人可汗千岁万岁常如今日也。”

文章的最后,再介绍个人物,他就是长孙晟。

长孙晟是出生豪门,家族里面一品二品的大员也出现过,但是真正让我们记住这个家族的,却是长孙晟的后辈:唐太宗时期的丞相长孙无忌是长孙晟的儿子、唐太宗的皇后文德皇后是长孙晟的女儿。

长孙晟精通箭法,公元582年,千金公主远嫁摄图的时候,长孙晟就是护卫队长,有个典故,叫一箭双雕,说的就是长孙晟在突厥境内,向摄图表演箭法,一支箭就打穿了两只正在空中夺食的大雕。

长孙晟在突厥待了一年,摄图、大逻便、达头几人的关系,门儿清,回国后,就写了一份出差报告,详细讲述了自己的所见所闻,以及今后大隋对付突厥的战略。

杨坚是个好皇帝,但是大隋只经历了两世就改朝换代,成为大唐,而为了统治的需要,大隋的最后一个皇帝,也就是隋文帝的儿子杨广,被公认为暴君,那么,隋炀帝究竟是怎样一个皇帝,作为次子的杨广,如何淘汰大哥杨勇,成为第一继承人的呢?请继续关注历史崔的后面的文章。

-------------完---------------

———END———
限 时 特 惠:本站每日持续更新海量各大内部创业教程,一年会员只需128元,全站资源免费下载点击查看详情
站 长 微 信:jiumai99

1.站长不是项目作者,不对项目解答及盈亏负责。
2.本站所有项目来源于投稿或购买自其他第三方,若本站侵犯了您的权益请 联系站长 进行删除处理。
找项目网
找项目网 关注:0    粉丝:0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写
扫一扫二维码分享
×
Drag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