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由北京大学经济学院举办的第六届“中国百所大学经济学院院长论坛”共设立了9个平行分论坛。参加分论坛的专家学者就构建中国自主的经济学知识体系、深化中国式现代化理论研究、构建新发展格局等重大议题,展开了深入交流。本报选登4位专家的发言摘编,涉及“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等四个方面的内容,与读者共享。今天分享方敏老师的文章。
发展过程中的两种片面倾向
方敏
方敏
近年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学科建设与发展受到高度重视,取得了很大进展,也在积极组织编写有关的教材。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作为一个独立范畴,由习近平总书记首先提出来。在中共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二十八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题为《不断开拓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新境界》的重要讲话,其中特别强调,“现在,各种经济学理论五花八门方敏,但我们政治经济学的根本只能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而不能是别的什么经济理论。”由此可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是有严格属性的,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的政治经济学,是有明确对象和任务的,为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实践,深入研究世界经济和我国经济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揭示新特点新规律,提炼和总结我国经济发展实践的规律性成果,把实践经验上升为系统化的经济学说。
但是,在发展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过程中,我们也看到存在着两种片面化的倾向。一种倾向是偏于宽泛,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内容和范围扩大到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以外,把不是按照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方法和原理研究中国经济发展问题的理论也统统“打包”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内,或者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泛化解读成中国经济学、研究中国问题的现代经济学。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要不要借鉴现代经济学的方法、要不要借鉴西方经济学的合理成分?答案是肯定的。但是,不能由此就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和其它经济理论,特别是反对马克思主义学说的经济学理论混淆在一起。我们在课堂上除了讲授“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也会向学生介绍“现代西方经济学”。我们的经济学者要积极研究和解决中国发展问题,要努力把论文写在中国大地上,但是不同学者也可以结合自身学术背景和研究领域从事不同研究,不要牵强附会地把所有关于中国经济问题的研究都“包装”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
另一种片面倾向是偏于狭窄,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这门学科等同于习近平经济思想,在授课或者编教材的时候,在基本原理、历史实践、发展建议等方面研究不透甚至不敢展开,这对发展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学科体系、理论体系来说也是不够的。习近平经济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21世纪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最新成果,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之集大成者,为发展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提供了根本遵循和四梁八柱。但是,作为具体从事学理化研究和教学的学者,我们需要利用各种具体方法和学术资源,完成学理化、系统化的工作,也要敢于对经济发展中的新现象新问题进行研究和探讨,发表自己的认识和观点,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提供科学的政策建议。
按照“两个结合”的要求,构建自主化的经济学知识体系,是发展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要任务,是当代中国经济学者的使命所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落后条件下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实践中产生的,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成功“跨越卡夫丁峡谷”取得的伟大成就,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传统理论和西方经济学理论中都没有照搬照抄的现成答案。比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就和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设想不同;又比如,坚持党对经济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就和西方自由主义经济理论格格不入。但是,所有这些问题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应该研究、必须研究,而且要大讲特讲的问题。20世纪50年代,毛泽东同志关于苏联政治经济教科书的重要谈话,就强调了什么是研究政治经济学的正确的马克思主义的方法。回避矛盾、不谈矛盾是根本错误的。不得不说,现在的研究中有一些“跟风”的情况方敏,对有的新范畴、新命题的解读还只是停留在现象表面,没有揭示出规律性,因而也就不可能做出正确的预见。“跟风”式的研究对这个学科的发展有百害而无一利。希望我们能够乘着大力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东风,把这个学科建设得更好。
论坛合影
作者为北大经济学院教授
来源|《北京大学校报》第1653期第3版
———END———
限 时 特 惠:本站每日持续更新海量各大内部创业教程,一年会员只需128元,全站资源免费下载点击查看详情
站 长 微 信:jiumai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