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稻田养鱼”看东西方文化差异
火遍全国的稻田养鱼模式
还记得我们第一节《水产动物病害学》课程是由战文斌老师上的,当战老师讲到火遍全国的“稻田养鱼”时,他创意性的提出了一系列令人震惊的观点,其中就包括“稻田养鱼这样体系只可能出现在东方的中国,而不会出现在西方国家。”对于这种论述,战老师给出的解释是:我们中国人讲究因果相生、讲究阴阳转化鱼塘养鱼知识,而稻田养鱼系统中的鱼虾蟹产生的代谢物都可以转换成水稻的营养物质,这就是转化与循环,而这是与西方的哲学体系不相符的。
这种观点给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现在想来也确实如此,如果您向一个老外介绍我们中国的稻田养鱼,他直接的反应很可能不是惊喜与钦佩,而很有可能会认为这种方式养出来的鱼是“不干净”的。而这,就是东西方文化差距最直接的证明。
同样,再看看我们的桑基鱼塘:在池塘附近的田埂上种植桑树,桑叶可以用来养蚕,蚕沙可以用来养肥鱼类,形成的塘泥可以作为桑树肥料。这样一来,桑树、蚕、鱼三者之间就构成了良性循环,起到了增产增收的目的。然而老外却很有可能对“将蚕沙(蚕的干燥粪便)投入池塘来养肥鱼类”这一环节耿耿于怀。
▼▼下图中的渔耕粤韵旅游文化园是全国最大的桑基鱼塘区,现已开发成旅游景区
现在我们所提倡的生态养鱼模式,比如稻田养鱼、鱼菜共生、桑基鱼塘乃至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等等,无一不是以“循环”、“再生”为核心理念,如果对这种理念溯源而上,不就对应了道家的“阴阳相生”、“阴阳转换”的哲学思想吗?
水产养殖中的古典哲学思想,其实早在春秋时期就已经“崭露头角”了
东西方的文化差异体现在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我们的古人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开始将阴阳与因果的转化关系运用在了池塘养鱼中。这一点,有范蠡所著作的《养鱼经》为证。
《养鱼经》是世界所公认的第一部养鱼著作,成书于春秋末期,时间大约是在公元前460年。当时范蠡根据当时劳动人民的养鱼经验,写出了《养鱼经》,书中记载的各种养殖理念对我国水产养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关于我国最早的养鱼专著,还有一种说法是《陶朱公养鱼》,其实陶朱公就是范蠡本人。相传范蠡曾帮助越王勾践打败吴国,一雪会稽之战的耻辱,后来范蠡功成身退,定居于宋国陶丘,自号“陶朱公”。
▼▼范蠡与《养鱼经》
范蠡及其所著《养鱼经》
《养鱼经》中强调了养鱼环境条件必须适合于鱼类的生活习性,使它们能愉快地像在天然的江河湖泊中生活一样。正如书中所记载的那样:“以六亩地为池,池中有九洲,多蓄菱荇(líng xìng)水草,迭折为之……(鱼)在池中周绕九洲无穷,自谓江湖也”。这些见解,完全符合“道法自然”的道家哲学理念,这对近代防病养鱼技术乃至当今的生态养殖理念,依然具有重要的意义。
后来在明朝末期,青鱼、草鱼、鲢、鳙四大家鱼的立体混养已经达到较高的水平。四大家鱼食性不同,无争无害,混而同养,无疑体现了古人高明的智慧。无论是徐光启的《农政全书》还是杨慎的《异鱼图赞》,都对当时鱼病与病原之间的因果关系做了比较详细的研究。例如徐光启的“鱼食杨花则病”,则是说明春季杨花凋谢的时候正是草鱼肠炎流行的时候,当时又称“桑尖瘟”,这种基于客观事实的因果论对现在草鱼肠炎的防治依然具有借鉴作用。
个人认为,水产养殖中的哲学高峰体现在环境、病原、鱼类三者之间的关系上
大家都知道,良好的水域生态系统不仅仅具有提供能量的营养功能,还具有预防病害、促进鱼类生长的生态防护功能。哲学的辩证法在这一过程中最直接的体现就是"病原、养殖鱼类、环境"三者之间的关系。三者与病害的关系可以用下面的原理图来表示:
鱼类,病原,环境三者相互联系
可以说,水产养殖中任何一种疾病的爆发都是由环境、病原、鱼类三者共同决定的。
1.养殖鱼类
不同种类的鱼抗病能力有强有弱,比如乌鳢抗病能力强,能够满足超高密度养殖(如今亩产一万斤已经是非常保守的数字),而高白鲑则是"出水即死",对水温、盐度、溶氧都有苛刻的要求,目前只能在我国新疆的赛里木湖进行人工放养。
▼▼黑鱼与高白鲑:一个皮实,一个娇贵
即便是同一种鱼鱼塘养鱼知识,不同的个体抗病能力也有强有弱,比如成鱼抗应激能力普遍强于幼鱼,营养供应充足的个体抗逆性强于饥饿个体。 当外界有较多的病原菌存在时,必定是抵抗能力差的鱼类更容易感染病菌,这是内源性的因素。
2.病原
病原对养殖鱼类产生的危害主要有3个方面:
有些寄生虫会吸收鱼类血液中的营养物质,还有一些通过渗透方式吸取鱼类组织器官内的营养物质,这些都直接夺取了养殖鱼类自身的营养,抑制了鱼类的生长。
有些寄生虫(如蠕虫类)利用吸盘、钩子等固着器官损伤宿主组只,也有些寄生虫(如甲壳类)可用口器刺破或撕裂宿主的皮肤或鳃组织,引起宿主组织发炎、充血、溃疡或细胞增生等病理症状。
某些单殖吸虫能分泌蛋白分解酶溶解口部周围的宿主组织,以便摄食其细胞。而蛭类的分泌物可以阻止伤口血液凝固,以便吸食宿主血液。还有些病原菌可以分泌毒素,使鱼类受到各种毒害。
3.环境
水温、溶氧、光照、盐度、酸碱度等生态因子不仅会直接影响鱼类的生长,还可以影响病原菌的繁殖及活性。 以温度为例,当水温为20℃时,即使鲤鱼感染了鲤春病毒血症(SVC)也不容易发病,呈潜伏感染的状态,而当水温降到12℃时,鲤鱼就极易发病,也就是说,在12℃时鲤春病毒的毒力增强了。
再如养殖上常见的小瓜虫病(在宋朝就已经存在),当水温为15-20℃时,小瓜虫快速繁殖,在这个温度范围内小瓜虫感染鱼类的侵袭能力最强,因此,可以通过适当升高养殖水体的温度来抑制小瓜虫的生理活性。
▼▼小瓜虫病,发病鱼的典型病症为体表遍布白色斑点,是一种非常普遍的寄生性鱼病
总之,环境、病原、养殖鱼类三者之间相互影响、共同作用。任何一种鱼虾的患病都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不当的养殖操作都会使三者之间的平衡关系打破,换言之,疾病的最终爆发必定是因为环境、病原、养殖鱼类中的至少两个环节出现了问题。
对于病原,我们除了做好清塘消毒工作别无他法;对于鱼苗,大多数养殖户的选择都是“随大流”,苗种方面并没有特别突出的问题。因此我们所做的大部分工作都是在不断地与“环境”作斗争,通过不断的改善水体环境、改善水质来减少病害,最终达到生态养殖养殖的目的。而这样做的依据,还是利用了不同对立之间面的辩证关系。这难道不也是哲学思想的一种体现吗?
▼▼改善水体环境是生态养殖的核心工作
以上观点和内容均为个人原创,未经允许谢绝转载。对于其中的不当与疏漏之处,还请各位朋友批评指正。
我是牧海,专注于特种水产的介绍与水产原理的分享,更多精彩内容敬请关注@牧海 !
———END———
限 时 特 惠:本站每日持续更新海量各大内部创业教程,一年会员只需128元,全站资源免费下载点击查看详情
站 长 微 信:jiumai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