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项目网找项目网  2023-05-31 03:00 找项目网 隐藏边栏
导语: “回望创业板首批上市企业”系列之二这次我们继续上一期的话题,继续以2009年创业板首批上市28家企业作为样本,分析一下他们这十几年来的表现,看看他们究竟做对了什么,又做错了什么,从中我们又能学到什么。这三家公司构成了创业板首批上市公司中的最强组合。当然了,因为处于完全不相关的三个行业内,这三家企业各自的发展路径也完全不同,那这次我们先以亿纬锂能为例,剖析一下这几家创业板明星企业的发展路。

“回望创业板首批上市企业”系列之二

稀土加工品公司有几家上市_如何注册有生产加工的公司_生产镍的上市公司有哪几家

这次我们继续上一期的话题,继续以2009年创业板首批上市28家企业作为样本,分析一下他们这十几年来的表现,看看他们究竟做对了什么,又做错了什么,从中我们又能学到什么。

本期的题目叫做“最靓的仔”,有点方言的讲法,但相信大家也能明白,也就是说本期我们讲的是创业板首批上市的企业里面表现最好的那几家。至于这28家上市公司的总体表现,我们上一期也已经说过了,这里就不再重复。

基于上期的分析,我们可以很轻易地找到,在这十几年里这28家企业表现最好的毫无疑问就是亿纬锂能,11年左右的时间总市值翻了51倍;而次之则是爱尔眼科,11年的时间总市值翻了46倍;再次则是华测检测,11年时间总市值翻了14倍。这三家公司构成了创业板首批上市公司中的最强组合。

如何注册有生产加工的公司_稀土加工品公司有几家上市_生产镍的上市公司有哪几家

这三家公司可以说处于三个完全不同的行业和赛道,亿纬锂能在上市之初主营锂原电池解决方案;爱尔眼科则主营连锁眼科医疗机构;华测检测则主营第三方独立检测机构。这三个细分行业都有一个很明显的特点,就是算不上一条通常意义上的又深又厚的好雪道。

比如亿纬锂能,大家可不要把这个锂原电池与我们现在所说的汽车用动力电池搞混了,亿纬锂能当时的锂原电池主要应用于智能电表(锂亚电池)、安全报警系统(锂锰电池)、RFID(锂锰电池)、便携式电子产品(锂离子电池、锂锰电池和镍氢电池)等领域,简单来说顶多算是我们通常意义上的干电池增强版。而爱尔眼科,虽说眼科医院是一门想象空间比较大的生意,但民营医院在我们国家现有的医疗体系下,生存空间还是极为有限的,患者也天然对民营医院缺乏必要的信任。而华测检测,作为独立的第三方检测机构,在上市之初主要面向环保检测和食品安全领域的检测,在相关监管机关下属的检测机构的夹缝中生存,而且这门生意的天花板也较低,某一细分领域的检测全年的需求规模可能也就一两个亿。

既然他们所处的行业又或者说赛道看上去并不是那么美好,那么在这十一年中,是怎么一种力量使得他们取得如此快速的增长呢?

当然了,因为处于完全不相关的三个行业内,这三家企业各自的发展路径也完全不同,那这次我们先以亿纬锂能为例,剖析一下这几家创业板明星企业的发展路。

亿纬锂能成立于2001年,以锂原电池起家,以高能锂一次电池为主导产品。公司的锂原电池、小型锂离子电池主要服务于消费与工业领域生产镍的上市公司有哪几家,服务市场包括智能表计、智能安防、智能交通、物联网、智能穿戴、电动工具等。至2019年,公司的锂原电池国内市场市占率达60%,是中国最大、全球排名前三的高能锂一次电池供应商。这一块是公司赖以发家一块市场,也是公司上市之初主要经营的业务。通过在这一细分领域持续的深耕,公司在这一细分领域占据了主导地位,为公司的发展提供稳固的根基与持续的现金流。而这一切,都要从亿纬锂能的创始人刘金成博士说起。

1985年,刘金成毕业于华南理工大学物理化学专业,毕业后在一家国营工厂度过了5年,在之后6年里,他参加了国家863计划镍氢电池产业化攻关项目,算是他与电池行业结缘的开始。

到了2001年,刘金成正式成立了自己的公司“单干”。他盯准的第一个市场手机电池。当时是移动通讯发展的初期,手机电池大部分是日本和中国台湾企业的天下,刘金成看到了巨大的市场空间。因为是专业技术出身,刘金成很快就摸透了电池中的结构。当时,他避开了与比亚迪等大厂的正面竞争,直接给“小灵通”的厂商供应2000多万个电池,实现了原始资本的积累。

虽然通过手机电池完成了原始资本的积累,但刘金成也看到了这一领域竞争之激烈,他真正发展的重点是一个更细分的领域:一次性锂亚电池。这是一个在国内还没有成熟的技术,且整个市场也鲜为人知。

从2003年开始,刘金成开始投入做锂原电池的设计和开发。他们用了两年多的时间,把整个结构技术颠覆了一遍,填补了国内的空白,打开了一个新局面。虽然过程很艰辛,但在刘金成看来,这才是他真正想要的东西。

2003年的时候,国内的电表市场全部使用进口锂电池。刘金成觉得机会来了:“如果做好了,都用我们的电池,那不都是我们的市场吗?”

然而,事情比想象的要难得多。虽然刘金成花了100万元做了20万个电池进行可靠性验证,确保万无一失后,才开始推出产品,然而他却“碰了一鼻子灰”,电网公司根本就不收公司的电池样品,更不去做测试。

刘金成不得不把产品出口到国外。因为他们的产品质量可靠,价格便宜,没多久就在国外打开了局面。

但刘金成依旧不忘国内市场。当时,他常常和其他技术专家一样,拎着一台电脑,到处游说客户,告诉他们材料、温度都是怎么控制的,以争取客户的支持。每次,他的解释都非常耐心:“我跟他们讲,为什么你们会用进口电池,是因为国产电池存在漏液、性能不强的问题。但这些问题我们已经解决了,我们还向他们介绍了产品的原理。”

“破冰”一点点地开始了。刘金成清楚地记得生产镍的上市公司有哪几家,当时第一家购买他们电池的企业是上海电网公司。直到2005年,他们的电池逐渐被市场认可,占据了最重要的份额。在此之后,公司的发展势如破竹。全国有2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电网公司指定使用公司的电池,他们提供了市场需求的七成份额。后来全国电网改造,总共需要4亿多块电池,亿纬锂能就提供了3亿多个。

稀土加工品公司有几家上市_生产镍的上市公司有哪几家_如何注册有生产加工的公司

其实亿纬锂能这一情况与我们提出的另外两家公司,爱尔眼科和华测检测都是非常相似的,就是在某一些分领域占据着绝对领导地位,无论后续如何向外延伸和扩展,这一块赖以发家的根据地坚若磐石。而反面的例子就太多了,比如同样是创业板首批上市企业的神州泰岳和吉峰科技,他们自己原来的主业难以为继了,转而把企业经营方向转向网游、电商等领域,他们失败的结局其实是可以预料的。

而随着亿纬锂能在锂原电池细分行业地位的逐步稳固,在2002年开始,公司开始了在锂离子电池的上下游及相关领域进行布局和投入:

2002年,公司斥资2200万元收购惠州德赛聚能电池锂离子电池研发及生产设备。

2004年,公司斥资4.39亿元收购深圳市麦克韦尔科技有限公司(后更名:思摩尔国际控股有限公司)50.1%股权。这一笔收购可以说是公司外部收购史上的神来之笔。2020年7月,思摩尔国际在港股上市,当天市值超1600亿港元,成为“中国电子烟第一股”。亿纬锂能在2004年投资思摩尔国际的时候,该公司估值不到9亿元,到如今3500亿元市值,投资7年回报率接近390倍,可以称得上教科书级的投资。不过说句实在话,其实这笔投资亿纬锂能是有点运气的成分,虽然初心是看中了电子烟中与公司业务相关的雾化器和电池的市场,甚至在这过程中,曾因为麦克韦尔未能实现业绩对赌目标,亿纬锂能还曾计划退出该公司。但最终,亿纬锂能还是留了下来,这笔交易也为公司带来了巨额的回报。

时间到了2016年5月,亿纬锂能以1.1亿收购湖北金泉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100%股权。湖北金泉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2012年7月,公司主要经营磷酸铁锂动力电池、通信储能电池,动力和储能电池集成系统。

2016年12月,亿纬锂能以1.5亿收购武汉孚安特科技有限公司100%股权。孚安特成立于2002年,是锂原电池专业制造厂家,具备年产量8000万只锂电池的生产能力。产品主要用于石油行业井下高温随钻测斜仪(LWD、MWD)、电子压力计、流量计、智能仪表、有源RFID、GPS导航、轮胎压力系统(TPMS)、RAM及CMOS电路、地热高温检测仪等民用领域。

2017年12月,亿纬锂能以7359万元从TCL集团、泰科立手中收购惠州金能电池有限公司100%股权。金能电池成立于1999年1月,是国内最早从事聚合物锂离子电芯研发、制造、销售的专业公司之一。

以上,是在这十一年里,亿纬锂能通过持续的并购,强化自身在锂原电池的领导地位。而这种通过持续中等金额的收购和并购,持续强化企业在自身相关领域的产能和统治地位的方式,我们在另外的两家企业同样能看到。

生产镍的上市公司有哪几家_稀土加工品公司有几家上市_如何注册有生产加工的公司

比如华测检测,检测业务的核心运营单元是实验室,实验室是重资产,建设和达到盈亏平稳的时间长达3~5年,大部分实验室又都是为单一行业服务,想要成为综合检测巨头,靠业务自然增长非常困难,唯一的方法就是不断跨行业并购现有的实验室。公司上市11年的时间里,发生了约30多起资产并购。在2006年,华测检测70%的业务都集中在贸易保障检测中,随着不断对其他领域的实验室的收购,降到了17%;而上市之后重点投资的生命科学检测的占比上升到最高53%。

而爱尔眼科,它的并购方式跟纯粹的外延并购并不完全一样,它采取的是体外培育眼科医院,待相关医院成熟后收购再进入上市公司的方式滚动推进公司业绩的增长。在公司上市的这11年时间里,发生的相关资产并购也达到20多起。

我们也可以把眼光再扩展到我们大A股那些成功的行业巨头,完全不通过外延式并购而能够发展成为行业龙头的企业可以说屈指可数。特别在行业整合期的阶段,龙头企业通过并购,可以更好整合行业内资源,达到更好的市占率,是企业加速发展的一个重要引擎。而我们说到格力电器今天发展遭遇的瓶颈,一方面当然是原有的渠道资源的优势,随着社会的发展,慢慢成为了公司的包袱;而另一方面则是格力一直都是通过内部设公司建厂的方式发展,它的发展速度肯定是要大幅落后于另外两家的竞争对手,有些机会窗口一但失去了,在此后投入再多的资源也是事倍功半。

而目前,亿纬锂能已经又开始了下一场的大布局——动力与储能电池的开发。

在2020年12月,公司以3.66亿美元收购SK新能源(江苏)有限公司30%股权。2021年5月,公司以4.69亿收购常州市贝特瑞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24%股权。

亿纬锂能拟与贝特瑞、SK新能源设立合资公司,合资公司的最大高镍三元正极产能将达到5万吨。公司此次与贝特瑞与SK新能源合作布局上游高镍正极材料,一方面填补了公司在三元高镍正极材料端的空白,另一方面也表明了公司成为全能型动力锂电池公司的决心。2021年3月,公司宣布和德方纳米设立合资公司,投资20亿元建设总产能10万吨磷酸铁锂正极材料,而此次的5万吨高镍正极材料,也是公司在正极领域的第二次布局。

除了布局正极材料以外,公司于2021年2月以18亿元参与了华友钴业的定增,通过战略投资稳定上游钴资源的供应;而早在2018年3月,公司与新宙邦便成立合资公司布局电解液。这一系列操作,体现了亿纬锂能在动力电池业务这盘大棋上的布局。当然了,动力电池可不同于公司原有锂原电池业务,这是一个巨头环伺的市场,宁德时代、比亚迪、国轩高科等这些巨头都不是吃素的。至于亿纬锂能后续能否在这片市场打下自己的生存空间,我们还是拭目以待吧。

好了,本期就这么多,我们下次再见吧!

全文完

温馨提示:本文仅作为个人投资的记录,所谈及的投资标的不涉及任何形式的推荐,请独立思考,并自担风险。

———END———
限 时 特 惠:本站每日持续更新海量各大内部创业教程,一年会员只需128元,全站资源免费下载点击查看详情
站 长 微 信:jiumai99

1.站长不是项目作者,不对项目解答及盈亏负责。
2.本站所有项目来源于投稿或购买自其他第三方,若本站侵犯了您的权益请 联系站长 进行删除处理。
找项目网
找项目网 关注:0    粉丝:0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写
扫一扫二维码分享
×
Drag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