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然有朋友联系我,说是要拍摄竹文化美食之——豆豉。
拍摄期间豆鼓的味道不仅仅勾起了我的食欲,还唤醒了童年的对豆子以及豆豉的记忆。
童年记忆
小时候,我们吃过的食物,长大后偶尔吃到,会勾起很多童年的记忆。许多人会想起妈妈炒回锅肉时,总会加一些豆豉,青椒,红椒等配菜,起锅前,再加些蒜苗,一盘色香味俱全的豆鼓回锅肉就出炉了,整个屋子里都弥漫着肉香味和豆鼓的味道。
家的味道
一份回锅肉,一些家常菜,每个家庭的一日三餐,一家人坐在热腾腾的饭桌上,简简单单的生活,互相说说一天里发生的趣事,家的味道就是这样的。如今,很多人的家,大抵都是在工作单位用餐,或者是喊一份外卖,有时候到了晚上又有各种聚餐,家里经常很久都不曾生火煮饭,于是越来越觉得家里的饭菜很香。许多人吃过很多大餐厅,各种各式的菜肴,喝各种美酒,但是回到家里,看到寂静的厨房,还是有丝丝的落寞,也就更加怀念家的味道。尤其漂泊在外的人,一种食物,一种味道,能够勾起对家乡的想念,那大约就是回锅肉里的豆豉。
长宁舌尖上的美味之——豆豉回锅肉
黑色的黑豆制作的豆豉
味觉享受
豆鼓它并不是生活的必需品,有的家庭甚至都没有这个食物存在。但是对于精通厨艺的家庭妇女或者掌控美味的大厨,它又是一件必需品,她是味觉的享受。虽然它在空气中,类似于榴莲给人们的感受,闻着味道大,吃起来又是味觉的享受。
回锅肉必备材料,青椒红椒豆豉
手艺传承
小时候,每当黄豆收获的季节,总能看见奶奶脸上的笑容。
从把豆子放进土里,抓些灰盖着,不久一颗豆子就会生根,发芽,约莫半个月就成了一颗幼苗,也不需要施肥什么的,它会慢慢成长,只需要锄去周围的杂草,它便会向着阳光一直生长,开花,结成豆子,看它由绿色变成黄色,便是到了收获的季节。
打豆子的过程,也是灰头土脸的,小时候我也曾打过豆子,手里拿着连盖,挥舞着长长的杆杆,用力甩动连盖,呈连续的圆形方式,捶打在豆杆上,黄豆也就一颗一颗的爆开,经过晾晒,到用口袋装起来封存。
在有客人来的时候,抓几斤豆子,用石磨子把它打成浆,煮开就成了豆浆,再加一些挡水什么的,就点成了美味的豆花。豆花没吃完,用大菜板一压,又成了豆腐。所以很多人都说,黄豆的营养价值高,实用性广。
到了冬天,总会看见奶奶端着一个大大的圆圆的筛子,一筛子的豆子,择来择去的,原来是要做豆鼓了,做豆鼓的过程,我还不太熟悉。记忆中是豆子煮软,过滤,冷却豆鼓,包起来放在一个罗兜里,约莫二三天光景,豆子就起了玄丝,加入盐,辣椒粉,花椒粉之类的,豆鼓就形成了。
去皮了的豆豉
这个就是豆豉粑了
我能写这个豆豉制作的过程是因为我奶奶今天正好来我店里看我,这是她二个月前受伤后疗养至今第一次来我店里看我,奶奶口述,我写,她已经很多年不做了。但是她在我童年时,做豆鼓的样子,还有些许模糊的记忆。
如今亲自做豆鼓的人,越来越少了,很多人就觉得很麻烦,不如去买点吃。于是我们长宁一家食品企业,坚持做豆鼓多年,慢慢的便做成了自己的品牌,它就是李氏豆鼓,出门在外的长宁人也好,在家里生活的人也罢,总是习惯性的买点回去豆鼓,每当炒回锅肉时,就放一些进去,味道真的超级好。逢年过节,送亲戚朋友的,也可以作礼物送出本土舌尖上的美味。
水豆豉
拍摄的时候,李氏豆鼓的创始人开玩笑说,都不想做了,工艺繁琐,很辛苦。
我说:可别,你这是手艺的传承,如今我们很多年轻人都不会做豆鼓了,你不做了,有千千万万的好吃嘴可就没有口福了。
所以我们县领导也好,主管经济商务的同志们也好,都很用心的帮助企业宣传,推广,这是我们家乡的味道,也是传统手艺的传承,希望企业越来越好,让更多的人知道,我们这里的特产,不仅仅有竹荪竹笋,还有豆鼓,豆是粑,地地道道的长宁特产。
家乡的竹文化美食品牌
随着货物流通,全国各地的各种食物品牌的推广,每个人对家乡的品牌文化意识越来越强烈。我们是竹子之乡,我期待有一天,我们家乡的豆鼓也能够像老干妈一样享誉国内外。
每次离开四川省,都习惯性的带一些豆鼓,竹荪,竹笋,黄粑之类的土特产,带给外省的朋友们品尝,我身边有很多长宁人也是这样将家乡的味道带到全国各地,这就是一个长宁人对家乡品牌文化的支持与维护。
从黄豆到豆豉,水豆豉,豆豉粑,油豆豉,回锅肉
长宁各大超市,商店,菜市场各种地方都有这样的豆豉
外地的朋友想要购买,也可以联系长宁当地人。
想要拍摄各种土特产,食品,产品等品牌创始人,也可以联系我18780665008。
———END———
限 时 特 惠:本站每日持续更新海量各大内部创业教程,一年会员只需128元,全站资源免费下载点击查看详情
站 长 微 信:jiumai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