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圆桌派》中,陈晓卿说过这么一句话:
北京人说东西好与坏,在食物上就分得特别清楚,比如“驴打滚儿”、“豆汁儿”,带儿化音的都是比较糟的,但你要说“芝麻酱”,就没有儿化音,这表示郑重。
长期吃火锅的朋友不难发现,不仅仅是北京,乃至整个北方的火锅店,人家的调出来的芝麻酱,普遍要比自家的好吃,至于是什么原因,大部分人都不明白。
因为都觉得肉、菜、酒才是主角,推杯换盏间,极少有人去关注一碗“蘸料”。
其实这种“秘密蘸料”,还得从上世纪60年代,老北京的“二八酱”说起。
当时是解放初期,物资极其匮乏,很多当下常见的副食,例如油、糖、酱、醋等,在当初都是“限量供应”的。
“芝麻酱”就是其中之一。
每人每月只能买1两,还得凭着购物本去“合作社”,买完划个“√”,防止二次购买,也有能言善语的,跟售货员套套近乎,天南海北的聊老北京豆汁,往往能多打一点。
一般都是大人打发孩子去买“酱”,当时最令人激动地时刻就是:明天是末天,拿本买芝麻酱去!
当时的小孩嘴巴也馋,一罐麻酱打3两,在路上一边走,一边用手指头在罐沿抹一圈,放嘴里嘬着吃,等到了家,可能就剩一半了。
听过这么一段子:孩子把酱打回家,大人一称差了斤两,就回过头来找售货员理论,要求重新称,售货员讲话了:‘您最好先称称您孩子’。
因为这个,往往能挨不少打,但是拿白糖夹了馒头,再蘸点芝麻酱,入口满是芳香,早把那顿打忘到九霄云外了。
而这“二八酱”,就是起源于那个年代,甚至可以说是老北京人“智慧的结晶”。
当时的酱可是“纯芝麻酱”,但是一般家庭条件都不好,光吃这个也吃不起呀,于是买回家后,就掺进去些便宜的“花生酱”,不仅能提高整体的分量,吃的时间也长一些。
最初,芝麻酱和花生酱的比例,有五五开、四六开、三七开的,时间长了,就发现唯“二八开”的口味最好——即芝麻酱为二,花生酱为八。
大量的花生酱混合其中,不仅能中和芝麻酱的苦味,还能提高整体的口感。
一直到现在,也是北京“涮羊肉”的必备之物,用火锅汤澥(xiè)了,往往能多吃几盘羊肉。
不仅如此,平常在家拌菜、拌面时也会用到,当然不是因为便宜老北京豆汁,就为了“出香”、提食欲,怪不得有人调侃:流淌在北京人骨子里的血,也是芝麻酱口儿的。
至此,“二八酱”已经成了北京人的灵魂所在。
最后给大家分享一个“二八酱”的配方,当然百家饭百家味道,绝不敢说是最好吃,仅供朋友们参考。
家庭火锅:“二八酱”用火锅汤澥了,放韭菜花、蚝油、生抽、腐乳、蒜泥(自选)。
家庭拌菜:“二八酱”用温水澥,加香油、蚝油即可,喜欢辣的可以点几滴“芥末”。
其实“二八酱”现在还存在些争议,主要就是在“二八”的归属上。
早些年间因为条件不好,所以价格便宜的“花生酱”占多数。
而现在日子都过得好了,口也跟着刁起来,有人喜欢多放“芝麻酱”,因为芝麻酱本身就“发苦”,所以只佐以“少许花生酱”来增香去苦。
——轻肥说——
俗话说“食无第一”,具体怎么吃,还是要看个人口味,现在市面上有卖现成“二八酱”的,也可以买两罐自己回家调和。
什么时候对口了,那它就是最完美的了。
你对“二八酱”的了解有多少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敬请赐教。
———END———
限 时 特 惠:本站每日持续更新海量各大内部创业教程,一年会员只需128元,全站资源免费下载点击查看详情
站 长 微 信:jiumai99
2.本站所有项目来源于投稿或购买自其他第三方,若本站侵犯了您的权益请 联系站长 进行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