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北京杂谈
老北京传统小吃——“焦圈儿”
老北京传统小吃——“焦圈儿”,亦称“小油鬼”。一般人总是把其同老北京风味小吃“豆汁儿”绑在一起谈,这也对也不对。说“对”,那是喝豆汁儿确实离不开“焦圈儿”,甚至不少老北京人去喝豆汁儿时,总是说:“走呀,咱们豆汁儿就焦圈儿!”说“不对”,是因为这捆绑的“夫妻”,忽略了“焦圈儿”作为一种传统小吃的独立性。因为这焦圈儿曾经、现在也是北京城里早点铺的一种早点,有多种吃法儿。
称之“焦圈儿”,主要因为其呈圆环状,酷似手镯。加之色泽金黄老北京豆汁,焦香酥脆,风味独特,所以一直享誉京城,也赢得外地同胞的喜食。焦圈儿,是在高温的热油中炸熟,可谓高热量、高油脂食物,但是至今还未听见有人说焦圈儿的不是,尽管其也是油炸食物。因为这手镯样儿的焦圈儿,表皮酥脆,但环儿内几乎是空的。这就是焦圈儿发明者和制做者的智慧和手艺独到之处。你要敢卖焦圈儿,就必须保证从和面到制做过程再到出锅,那炸熟的焦圈儿必须色味儿、口感俱佳。否则,在诸多早点铺中,你的焦圈儿就赢得不了讲究吃的老北京人的喜爱。
有人说,这焦圈儿不是老北京传统小吃,因为据说这焦圈儿已经有千年历史,宋朝的文学家苏东坡曾有赞颂焦圈儿的诗句。我查阅过苏东坡的诗,那是在他被贬海南时写的一首咏“环饼”的诗,这“环饼”是不是早先的焦圈儿,似乎没有依据。但是焦圈儿至今仍在北京保留且招人喜爱,这却是不争的事实。现在,北京老字号“护国寺小吃店“和一些经营老北京风味菜肴的饭馆里,也有焦圈儿。特别是护国寺小吃店的豆汁儿配焦圈儿,仍受到不少老北京人喜爱。
昔日焦圈儿的一大特点,就是买来焦圈儿储存十天、八天的,那焦圈儿酥脆程度不变,这也是焦圈儿特殊之处,也是老北京人喜欢吃的原因。现在的焦圈儿是否也这样儿,您买了自己验证吧。从前的北京城里,早点铺、粥铺、小吃店等,都卖焦圈儿。尤其是豆汁儿店或豆汁儿摊儿,更配有金黄酥脆的焦圈儿。我小时候,就在我家所住胡同东口旁边的一家早点铺就卖焦圈儿,那焦圈儿炸得金黄油亮,看着就像“金手镯”,吃到嘴里那叫焦脆,周围住户都争相购买。这焦圈儿不仅喝豆汁儿时必备,人们用它夹烙饼、烧饼吃入口特别香。尤其是上世纪50年代初,北京城一些店铺还卖“马蹄烧饼”时,马蹄烧饼夹热焦圈儿更是别有风味!当时就在我家胡同东口那条南北走向街道上,50米路程内,就有三家早点铺卖焦圈儿。不远处一家早点铺卖马蹄烧饼。每天早晨老北京豆汁,卖马蹄烧饼的铺子前要排队购买,然后拿着马蹄烧饼,可以到任何一家卖焦圈儿的铺子买刚出锅的焦圈儿夹马蹄烧饼吃!
提起这老北京特色小吃“马蹄烧饼”,我早就发表文章介绍过。不仅平民百姓爱吃,就是连清朝的“涛贝勒”、“摄政王”载沣等皇亲国戚都喜欢吃,据说他们家的早餐都离不开马蹄烧饼,当然也离不开焦圈儿了。我家附近一位姓何的早点铺掌柜的,焦圈儿炸得似乎最好吃。他家铺子的焦圈儿,远看呈金黄色,近看又好似黄褐色,色泽光亮,看着就让人喜欢。这位何掌柜的,我称呼他“何大爷”。他家每天卖的早点品种很多,有豆浆、粳米粥、焦圈儿、炸油饼、芝麻烧饼等,何大爷、何大妈两口儿,还有何大爷的内侄儿,三个人每天起早贪黑非常勤劳,每天铺子里买早点的人都很多。不但是附近住户来买,赶早儿的过往行人,特别是蹬三轮车工人和赶大车的农民,途经这里都要买焦圈儿夹烧饼吃,再喝碗粳米粥,花不了几个钱儿。记得我们胡同里不知哪个孩子的发明,曾流传一首歌谣,唱的就是何大爷铺子所卖的早点,歌谣是:“烧饼麻花、油饼焦圈儿,炸个薄脆,不多要钱儿。”歌谣中的“薄脆”,也是老北京小吃,其实就是把炸油饼的面擀得像纸一样薄,也在中间切几刀放进油锅炸,就是薄脆。只要客人提出炸个薄脆,掌柜的就照办,用不着多收钱。所以这个孩子编的“不多要钱儿”确实不错。这些说歌谣的孩子,真是何大爷早点铺自觉的“广告员”!
提起焦圈儿豆汁儿,我印象最深,也是最喜欢光顾的铺子有两家。一是小时候在东安市场内“吉祥戏院”旁边著名的“豆汁何”,不仅他卖的豆汁儿好喝,配的焦圈儿和咸菜都地道!还有一家铺子,就是昔日位于“隆福寺”门前那条南北走向短街道东侧的那家卖豆汁儿的铺子。我上初中时,逢下午下课早,必定和那位要好的同学去那里喝豆汁儿。坐在一条长板凳上,桌子上每人面前放两碗热豆汁儿、两三个焦圈儿,掌柜的再免费供应一小盘儿滴进香油的咸菜丝儿,我们边喝边聊天儿,有说不尽的情趣儿!如今,这位同学已经在美国定居30多年了,就在前几天我们通电话时,他还深情回忆这家豆汁儿店,回忆我们一起喝豆汁儿、吃焦圈儿的情景。可惜这家铺子连同所在街道已经消逝多年了!
时至现在,我仍经常买几个焦圈儿吃;也经常喝豆汁儿就着焦圈儿喝,可惜很难吃到刚出锅的热乎乎的焦圈了!
———END———
限 时 特 惠:本站每日持续更新海量各大内部创业教程,一年会员只需128元,全站资源免费下载点击查看详情
站 长 微 信:jiumai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