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吴江东北面,有啥特色美食,我首先想到的就是面筋塞肉。小时候的记忆中,那帮上海的亲戚来乡下,就爱自个儿“点菜”,鸡汤面筋是首选,且不吃个肚子滚圆滚圆不作罢。上海人嘴刁,对吃极有研究,而乡下人呢,被点中的菜必然是仔细准备,还倍感光荣。
鸡汤面筋
不过,水面筋塞肉还真是汾湖一带的名品美食。一年四季,水面筋都是待客的佳肴。五六十岁以上的大妈阿婆,几乎人人都会汰面筋。每回要汰面筋了,就到粮油店称上几斤面粉,直接说要买汰面筋的面粉,店家就会帮忙舀上几碗过秤。原来,粮油店里的面粉品种也是不同的,按我们现在的说法,估计就是高筋面粉吧,这样汰出来的面筋更多。
汰面筋要用高筋粉
揉 面 筋
值我们回家的日子,母亲必提前几日买好面粉,当天一早便起来做好汰面筋的准备工作。汰面筋也是个技术活,常听说同样的面粉,有的人就是汰不出多少面筋来,这其中看来还是讲究的。准备好干净的专用脸盆,将面粉放入其中,加入适量的盐,边加冷水边揉。记得从前,我们也常握着水勺帮母亲在面粉中添水。起先是中心的一个小面团,慢慢地,面团越揉越大。每次加水多少,全得听从母亲吩咐。水不能一下加多了,面粉的揉和需要一点一点慢慢来,不断揉不断将周边的干面粉吸附过来。看着雪白的面粉渐渐被裹成一个团,觉得很是神奇。有时候,甚至也要不自觉地伸过手去,妄图拉下一点捏到手中把玩把玩。母亲也常会应了我们的要求,扯下一个小弹丸,由着我们玩去了。待到面粉全部粘合起来,还需再反复揉,然后用手把面整整平,让它沿着盆的四围平铺在盆中,揉好的面需要稍湿润些,以表面看起来湿漉漉的为好。用手指轻轻戳两下,粘性十足。这时,母亲伸出食指,挨着在揉好的面中扎出许多小孔,分布均匀,如满天的星星散落其中。小孩的脑袋中总藏有许多的新鲜问题,我们常歪着脑袋问母亲,戳这些洞干什么?不识字的母亲也道不清为什么,只是告诉我们,这样汰出来的面筋更多。我们似懂却真的不懂。有时候,效仿成了一种别样的力量,经验与文化就是这样代代相传的。这样准备工作还没完,每隔十分钟左右,继续将这些面重新再用力揉,重新再戳洞。如此重复三四次,面才算彻底揉好。
手工汰面筋
汰 面 筋
接下来就可以汰面筋了,找一深口的缸或桶,放入大半缸水,找来一个细网眼的篮,放入水中,抓下一块面团,面团极有韧性,能拉出好长的面丝。将面团置于篮中反复甩洗水面筋,动作宜轻缓些,否则水易溅开来。清水慢慢变成了乳白色,如牛奶丝滑汇聚,似月光倾覆其中。洗出来的面筋放入旁边的清水盆中,此时的面筋,褪却乳白色,转而偏暗。
洗好的水面筋
包 面 筋
面筋的吃法各有不同。在面筋中包上肉馅,荠菜肉末,笋尖肉末等,放入肉骨头汤或者鸡汤鸭汤中一起煮,鲜鲜相汇,纯然美味。包面筋手法各不相同,有直接将面筋拉伸平展,在中间放入肉馅,将四周围起来收口的,也有将面筋拉伸后绕在食指中指上的,再将馅置于上面后将下部翻卷过来,肉馅就自然收于其中了。从小看着母亲包,在反复尝试中,我们也都学会了。当然,吃面筋四季相宜,包面筋却各季不同。一般来说,春夏季节温度较高,面筋的韧性极足,包起来容易粘合。而秋冬季节温度低,包的难度就大大提高了,最后一步收口时往往封不住,面筋像打了滑,怎么也不肯闭口。这时,可以在浸面筋的水中加入些许热水,温度升高后,面筋就变得好包起来。包面筋也讲究仪式的,母亲在包第一个面筋时是怎么也不开口说话的,任凭你问她什么,她都不吭一声。据说包第一个若开了口,那你接下来包的面筋就会开口,样子难看,肉馅脱落。我们却常要故意挑战这种仪式,拼命引母亲讲话,实在不行就自己叨个不停,以此挑战一贯的“权威”之言。经我们无数次验证,发现似乎并无规律可言。
包水面筋是个技术活
煮 面 筋
煮面筋,那也有个讲究。肉骨头汤或鸡汤需先煮好,汤水要多些,先不加盐。面筋下锅前,汤水必煮沸,且上下翻滚,这时将一个个包好的面筋轻轻放入锅中。面筋一下就隐入水中,如鱼儿跃水,只一个闪,就不见了。待大火煮上几分钟,一个个面筋又像喝饱酒似的蹿上水面,鲜美的鸡汤渗入面筋的每个气孔中,此时再加入盐,这时你会发现,面筋一个个越胀越大,个个圆圆滚滚。舀上两个,轻轻咬开,松软又不失嚼劲,汤汁从每个细孔中溢出,润了喉暖了胃。夏末秋初,对于平时不喜食肉的人来说,面筋也可以不包肉,直接拉一小团拉成饼状,放入白煮鹅中,也是鲜美得很。
水面筋塞肉成品
菜场上有卖现成水面筋的,浸在盆中,称量购买。听说这不是人工汰洗出来的,是机器加工的,分大麦面筋和小麦面筋。相比自家汰的,煮出来的面筋确实逊色些,相对硬实,没有人工汰的松软熨贴,怎么吃都感觉不像那味道。想来,机器的流水线作业,还是缺了少点乡火味吧。上回学科组老师去汾湖开展活动,学校食堂特意准备了鸡汤面筋,一个个吃得赞不绝口。有的老师还特意跑去菜场买了现成的水面筋,又打电话问我面筋的吃法,想来食过面筋后,还真是喜欢得不得了。
水面筋各种吃法
汰面筋汰出来的乳白色水液水面筋,还可以用来制作成食物,乡下土话称之为王浆。将面筋水沉淀一下,洗出来的淀粉就沉在底下了,将上面相对澄清的水倒掉些,其余的倒入大锅中,边煮边搅拌,锅中的乳液慢慢变成灰白色,随后成半固体状,王浆就基本做成了。一碗碗盛出来,一字排开,撒上白糖,凉热皆宜。我们小时候,最喜欢等它彻底凉下来再食用,上面结成一层透明的膜,任你怎么摇晃,它都稳稳地不散开来,像极了现在的果冻。在那物质贫乏的年代,一大碗王浆入腹,也是十分满足的。端上几碗送与邻居,四下欢喜,分享也自然成了乡邻间最朴素的交往。也记得我们小时候,汰面筋可不是用现成的雪白面粉,而是用自家田里收上来的小麦直接去邻村的机器上碾粉,麦皮未去,所以碾出来的面粉是黄白相间的糙粉,我们称之为统粉,汰出来的面筋自然也不白,点点麸皮裹挟其中,口感自然没那么顺滑。依现在的眼光看,这种面筋虽然相貌不咋的,倒属实实在在的粗粮,符合现代健康养生理念。
汰面筋剩下的浆可以制作凉皮
外出旅游或活动,足迹到达一个地方,我们喜欢寻访当地的美食,从美食中感受不一样的风俗,不一样的文化味道。一道美食,因此几乎成为一个地方的文化符号。如果有空去汾湖,不如觅一下水面筋吧!
———END———
限 时 特 惠:本站每日持续更新海量各大内部创业教程,一年会员只需128元,全站资源免费下载点击查看详情
站 长 微 信:jiumai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