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张玉娘:又见梁祝
约1400字 | 建议阅读时间3分钟
故事开端是美丽,青梅竹马,郎情妾意。
那年,
豆蔻之年,芳华正好,在父母的安排下,张玉娘许配给了同庚的书生沈佺。
张玉娘生于官宦世家,自幼饱学,敏慧绝伦。
而沈佺是宋徽宗时状元沈晦的七世孙,书香门第,才情横溢。
沈、张两家还有中表之亲,自小青梅竹马,如此的天作之合,自然是羡煞旁人。
爱情中的玉娘是幸福的。
她深夜挑灯,费劲思量,为丰神翩翩的沈郎做了一个香囊,还在香囊上一针一线绣下《紫香囊》,寄托自己的情意,当然还要“炫耀”一下男儿的才情。
珍重天孙剪紫霞,
沉香羞认旧繁华。
纫兰独抱灵均操,
不带春风儿女花。
——《紫香囊》
可是不是相爱就能在一起,沈佺的家族始终没躲过历史的“物竞天择”。
纵然祖上曾经显赫一时,但时移事迁,家道中落终是难免。
沈佺又是一性情自由之人,宦海沉浮非其所愿,对科举也不热衷。
在这种情况下,玉娘的父母便有了悔婚之意。
老叫兽
王子变青蛙了。
女婿标准不能降!
小石君
“秋风忽夜起,相呼渡江水。风高江浪危,拆散东西飞。”
对于父母的决定,自幼顺从父母的她态度坚决,绝不与沈郎分开!
儿女面前,父母总是弱势的。
迫于无奈,但又不愿女儿受苦的张家父母给沈佺下了最后的通牒:“欲为佳婿,必待乘龙。”
爱情中的沈佺是义无反顾,为了玉娘,又有什么是不能做的呢。
于是他告别玉娘,远赴京城应试。
离别总是苦的 。
遥遥古道上,玉娘目送沈郎消失在尽头,却始终不肯离去。
把酒上河梁,送君灞陵道。
去去不复返,古道生秋草。
迢递山河长,缥缈音书杳。
愁结雨冥冥,情深天浩浩。
人云松菊荒,不言桃李好。
澹泊罗衣裳,容颜萎枯槁。
不见镜中人,愁向镜中老。
——《古别离》
长长一曲《古别离》,却道不尽玉娘心中的不舍,可她更没想到,此次一别竟成永别。
远在京城的沈佺科举顺利。
才思俊逸的他一鼓作气通过经、论、策三场考试,并成功进入殿试,最终高中榜眼,金榜提名。
然而,天不佑人,一时风头无两沈佺突然风寒,再加上相思累人,遂病入膏肓。
弥留之际,他想见玉娘一面言不老镜中人,那个陪伴他度过最美好年华的女子。
强烈的愿望让他强撑着最后一口气赶回家乡,可惜天意弄人言不老镜中人,他终究没能和玉娘见上最后一面,客死旅途,只能在最后时刻,为玉娘写下了自己的绝笔:
隔水度仙妃,清绝雪争飞。
娇花羞素质,秋月见寒辉。
高情春不染,心镜尘难依。
何当饮云液,共跨双鸾归。
而在故事的另一头,伫立着泪湿衫袖的玉娘。
父母想为她另择佳婿,只是玉娘已心如死灰,拒绝了父母的美意。
在此后的日子里,玉娘恹恹独守空楼,在悲痛中,苦挨岁月。
就这样过了五年,当又一年的元宵佳节来临,玉壶光转中,玉娘仿佛看到了旧日欢乐的时光,看到了沈郎在朝她挥手.......
半个月后,玉娘选择了绝食而亡,用一种悲壮的方式解脱了相思的煎熬。
终于,玉娘与沈佺合葬于西郊枫林,实现了玉娘“妾不偶于君,愿死以同穴也!”的夙愿。
悲伤有时是会传染的,同月,与她朝夕相处的侍女霜娥因悲痛“忧死”,另一名侍女紫娥也不愿独活,“自颈而殒”,玉娘生前畜养的鹦鹉也“悲鸣而降”。
张玉娘的一生很短,只有二十七岁,这是她的选择,只为一段痴情。
与其形单影只多年,将日子过得波澜不惊,或者另觅一份情,苦苦痛痛,纠纠结结,倒不如还是随了那人远去,潇潇洒洒。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小贴士
张玉娘(1250 ~1277),宋末文学家,字若琼,自号一贞居士,处州松阳人。
沈佺(1250-1271),又名杰,字超凡,松阳人。沈佺是宋徽宗时状元沈晦的第七代孙,沈元生之子,宋咸淳辛未科(1271年)榜眼。
———END———
限 时 特 惠:本站每日持续更新海量各大内部创业教程,一年会员只需128元,全站资源免费下载点击查看详情
站 长 微 信:jiumai99
2.本站所有项目来源于投稿或购买自其他第三方,若本站侵犯了您的权益请 联系站长 进行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