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考季刚结束不久,许多同学都在等成绩,更有许多同学已经第一时间参照回忆版卷,预估了参考科目通过可能性,并开始着手准备2021年的考试。特别佩服你们,保持这样的劲头,你们一定能坚持到最后,拿到证书的!
同时,也有许多新加入的学员,对明年的考试很有激情,恨不得一年过六科。但,事实证明,不顾自己学习环境、学习条件盲目贪多的结果,往往既浪费了时间,又消磨了信心,最后反而不如正确规划的收获大。
所以,大家有必要首先了解CPA备考最常见的一些问题,然后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做出最合理的备考安排。
一、CPA考试条件及相关问题
报考条件:具有高等专科以上学校毕业学历,或者具有会计或相关专业中级以上技术职称。
解释:大专及以上学历即可报考cpa应届生报名信息怎么填,如学历不满足,中级会计师也可报考!大四应届毕业生也可以报考,拿到毕业证后再补填信息即可。不限专业,条件可以说是相当宽松了。
20年报名时间:4月1-3日、4月7-30日每日8:00-20:00(21年待公布)
特别提醒:报名要谨慎考虑,一旦报名成功,科目不可更改!切记想好了再报!如果报名时实在没法确定科目,也可以把六科都报上,等到实际学习过程中,确定了主攻科目后,再聚焦那些方向。
考试方式:机考,提供草稿纸,允许带不含记忆功能的计算器(为防万一,还是要提前学一下搜狗V模式)
大纲发布时间?官方教材上市时间?
新大纲一般在3月份发布,官方教材一般在4月上旬上市。
官方教材一定要买吗?用旧教材可不可以?
官方教材建议购买,学有疑问的话可以马上去翻一下,看看官方教材的表述,相当于学语文要用到的新华字典。最好不要用旧教材,尤其是税法经济法这两个知识点总有变化的科目。财管审计相对来说变化较小,实在有困难的情况下,这两科也可以使用旧教材。
需要现场审核吗?
不用,现在都是直接关联学信网进行审核,不需要再去现场。
报考综合需要具备什么资格?
专业阶段过了才能考综合。最难的是专业阶段,能过专业阶段的一般都能过综合。
哪天考试?(21年待公布)
综合阶段考试:2020年10月11日
专业阶段考试:2020年 10月11日(适用于部分考区)(会计、税法、经济法)2020年 10月17日(会计、税法、经济法)2020年 10月18日(审计、财管、战略)
20年部分考场实行两场考试
主要是报考会计税法经济法三科的考生特别多,所以2020年在10月11日增设了会计、税法和经济法的考试。
两场考试的难度有区别么?
肯定会有一些不一样,不可能一模一样,但是只要你把知识复习到位,基本没影响!
关于免试的规定
具有高级会计师、高级审计师、高级经济师和高级统计师或具有经济学、管理学和统计学相关学科副教授、副研究员以上高级技术职称的人员(简称免试申请人),可以申请免予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专业阶段考试1个专长科目的考试。
建议:可以考虑免考会计或者财管,会计的话是因为知识点特别多,如果时间紧张,可能投入到其他科目会更划算;财管的话,难度不见得特别大,但是计算量超大,每年能做完卷子的几乎没几个,一般拥有高会的人,年龄可能不会太小,财管的计算应该算是相当大的挑战了。
二、CPA备考科目搭配和需要的时间汇总(1)备考科数
建议一年2-3门,按2-3年准备专业阶段6科。除非你基础较好,且时间非常充沛,学习能力强,否则轻易不要尝试一年6科!
(2)第一年科目搭配
经典两科法:会计+税法,审计+经济法,财管+战略
对于大多数基础一般(甚至是零基础)、学习时间一般、学习条件一般、自制力一般的考生来说,一年学两科是比较稳妥靠谱的。以3年过6科准备,每年选一科难的,搭配一科简单的,按部就班、踏踏实实学,不急躁不冒进,最有可能坚持下来并拿到证。
轻松搭配法:审计+经济法+战略
这个搭配的好处是避开了会计和财管这两个难度较高的科目,都是偏文科性质的,对于没有足够时间刷题,或者不擅长计算的考生来说,可以增强自信心,文科类科目也比较适合利用很多碎片时间来学习。缺点是,三科都需要理解+记忆,可能背诵量较大,而且后面开始上会计财管的时候,可能会无法适应。
难易搭配法:会计+税法+经济法
这是个特别经典的搭配,许多考生第一年都会这样安排。从这三科今年安排了两场考试来看,也证实了这个搭配的合理性。会计是六科中难度最大、内容最多的科目,且与其他科目都有所关联。税法经济法难度相对低一些,第一年如果能顺利拿下三科,后面的学习会轻松很多,而且这种搭配也适合与税务师一起备考。
顺带中级搭配法:会计+财管+经济法
这种搭配的好处是可以顺带考中级,主要精力放在注会备考上,然后注意一下知识点差异,再做几套中级真题cpa应届生报名信息怎么填,轻轻松松顺便多拿一个证。
四科搭配法:会计和财管尽量不要同时报考
会计难度大,如果你只考四科,那么把财管和会计放在两年就很好,否则你很可能根本没有时间刷题。
六科搭配法:要求时间比较充足,至少不能经常加班!如果加班太多,六科是无法过的!
(3)难度排序和需要的时间
会计
难度最大、内容最多、需要的时间最多。正常学习情况下,按照每天5小时计算,普通人大概需要2~2.5个月才能学透会计,预计总时长在300-350个小时左右。这个时长包含了做题时长。
财管
财管其实是一只纸老虎!刚入门的时候,看到一大堆公式,你可能觉得特别痛苦,但学透了之后,你会发现财管就是套路,拿高分比其他科目简单,而且财管知识点一般不变,可以用上一年度的教材先学习。按照每天学习5个小时计算,大概需要一个半月到两个月来学习财管,总时长在230-300个小时左右。
审计
审计的难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教材语言翻译自西文,很多表达不符合中文习惯,这是需要加强语文素养的问题;二是内容很多,而且很多同学没有实务经验,不知道该怎么联系实际,导致学起来像听天书。学习时间测算的话,审计大概需要一个月到一个半月的集中学习,总时长200小时左右。
税法
税法比较符合我们的考试思维,那就是各种计算多,而且计算也不难。不过,税法又被称为“碎法”,知识点特别细碎,尤其是税收优惠,背到头大。背诵记忆加刷题一样都不可少!每天能集中学5小时的话,大约需要一个月时间来掌握,总时长约150小时。
经济法
经济法经济法除了原文之外,会涉及更多应用问题,所以尤其需要理解掌握,绝不是背一背就能过的。难度上来说其实经济法并不比税法简单,只是内容上,经济法确实少很多,所以需要的学习时间也少一些,总体来说跟税法差不多,大约一个月时间集中学习可以掌握。总时长约130个小时吧。
战略
战略的难度最小,内容也比较抽象,需要背诵的知识点多一些,而且考试答题是有套路的。学战略,最重要的是形成知识框架,多做真题,掌握答题套路。战略总学习时长有80个小时足够了,半个月搞定没问题。
三、全职考生备考注意事项
对于在校生来说(包括大四和研究生)
对于你们来说,最大的问题是目标不明确,不知道考了CPA可以做什么,导致无法真的全身心投入考证。实际上要说这个CPA证书对谁的帮助最大,那就是对在校生帮助最大,因为你们直接面对找工作的问题,有个CPA证书,甚至加一个法考证书,基本上可以帮助你秒杀同龄人,因为大家都没经验,所以证书就是最好的评判标准,这个证书值得你全身心付出,回报很明显,对于应届生来说,第一份工作基本决定了你未来几十年的走向!
对于辞职的考生来说
不太主张辞职考试,最大的原因是会导致人心理压力过大。辞职考试相当于孤注一掷,一旦失败损失的不仅是金钱,更重要的是时间。学习时会总想着万一通不过的后果,很容易因为遇到瓶颈而坚持不下去,遇到一点挫折就会恐慌;在正式考试的时候,遇到题目稍微难一点,也会恐慌,最后情绪崩溃,全面败北。
如果你决定辞职考试,要想过关,必须逐步做到以下几点:
(1)对CPA的难度要有预期CPA是真的相当难的,否则也不会与法考争第一考的位置了。你可能发现有些地方听都听不懂,有些地方你学了5遍还是会出错,你甚至经常会怀疑自己的智商是不是有问题。所以,要对学习难度有足够的心理预期,遇到瓶颈,告诉自己这是正常现象,多学几遍就会了,然后不断克服困难,才能坚持到最后。
(2)理解学习的真谛CPA这个考试真正的难,是一种思维上的难。面对每个问题,能否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独立解决问题的习惯,学习过程中要善于提出问题,善于解决问题,善于借助专家解决问题。痛苦是经常的,掉头发也是正常的,但这个过程一定要经历,因为这是培养你独立思考的好机会,以后将受用一生。
(3)学会调整自己,防止崩溃心态崩,是CPA备考过程中的常事。这时候要学会适度调整自己,散步也好,打打游戏也罢,或者去吃点美食,再美美地睡一觉,然后接着学习!正所谓注会虐我千百遍,我待注会如初恋,要发挥狗皮膏药精神,咬定青山不放松,誓把注会拿下!
四、零基础考生怎么学习(学习能力弱的)
其实许多考生都是零基础,哪怕有些考生是会计学专业的,课堂上学的那点知识想裸考过CPA,那也是不太可能的。对于基础薄弱的,尤其是学习能力弱的考生,最难的还是学习方法问题。由于搞不清楚原理,他们往往陷入钻牛角尖的境地,浪费了大量时间精力不说,还造成自信心丧失、沮丧而越发学不进去的恶性循环,最终结果就是放弃。
对于这部分考生的建议是:
先严格遵照老师的思路走
为防止学习方向出错,钻牛角尖,前期一定要模仿老师的思路,然后坚持多遍,固化这个思路,相当于学习所学科目的套路,先从掌握课本例题开始,等有了一定基础后,再做题,你会发现原来听不懂的,突然间就能听懂了,这就是入门了。入门以后,再搞清楚薄弱点在哪里,有的放矢地学习。
每次上完课一定要消化和做题
每次上完课之后,一定要去消化,所谓消化就是梳理框架,然后看三遍进行固化,但这时其实知识点还没完全掌握,需要做题去检测,其实你去做题也会错很多,这不是什么坏事,因为你做题做错了,才知道哪里还没掌握,再回去讲义和课程中进一步学习,最终就能把所有不会的都扫掉。
提前学一下预科班
可以提前学一下预科班,或者看一点入门书籍。比如会计,初级会计的书看一看,起码了解一下会计恒等式,否则你可能借贷方向都搞不清楚是什么意思,而注会课程是不会解释这么基础的知识的,那你听课就太费劲了。预科班或者启航课之类的,一般都会对这些注会课程不讲的最基础的知识进行普及,大家也可以跟着这种课先打个基础,轻松入门。
五、在职考试的怎么办?
在职考试的最大问题就是时间太紧张了,尤其是工作家庭都要照顾的,更是如此。怎么办?
利用好零碎时间
其实零碎时间挺多的,只要你利用好,时间也是足够的。
学会做好规划
真正好的规划,不是把时间精确到每一分每一秒,我们大多数人做不到王健林那样的。对于普通人,最适用的,就是计划好大目标,安排好大致的学习进度,然后时刻往大目标前进,中间可能偶有偏离,记得随时修正就好。
不要钻牛角尖
在职考生时间真的特别有限,一定要注意不要钻牛角尖。对于考试,我们的目标是60分,不是专家,拿到证书这块敲门砖以后再去深入研究也不迟,现在先把时间精力用于最基础、最经典的知识点学习上,否则就是捡了芝麻丢西瓜,影响备考效率。
千万别为了赶进度而赶进度
不钻牛角尖不代表不消化,也不代表不固化,所谓消化和固化就是需要重复,所以无论何时都要保持复习,今天上新课,那么一定要把以前的内容复习一次,否则就别上新课。
只要不断保持复习,重复重复再重复,你的书就会越学越薄,知识点掌握会越来越牢固。
希望大家历经艰辛,都能看到美好风景!2021年考生们,杨帆启航,出发吧!
———END———
限 时 特 惠:本站每日持续更新海量各大内部创业教程,一年会员只需128元,全站资源免费下载点击查看详情
站 长 微 信:jiumai99
2.本站所有项目来源于投稿或购买自其他第三方,若本站侵犯了您的权益请 联系站长 进行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