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剧场如同进机场”“坐观众席好比坐高铁”,成了近段时间上海大剧院观众口边的用语。
2019年9月话剧《德龄与慈禧》,10月张火丁《霸王别姬》《锁麟囊》,上海大剧院已两次要求观众凭身份证实名购票。观演前除例行安检外,还须同时持票并出示本人身份证,方可进场。此举不仅引发了观众热议,且在演出行业造了一个不大不小的话题。
实际上,凭身份证购戏票并不是大剧院的首创,而是早已有之,目的是限制个体观众购票的数量;但以“身份证+戏票”的方式入场看戏,确是全国首创。上海大剧院对热门剧目采取这一措施,不仅将购票数控制到了“一人一张”,更从根本上限制了转卖,使以高价倒卖为手段、以盈利为目标的“黄牛”完全失去了机会。“实名购票+实名入场”,目的是保护大部分观众的利益。
近年来上海的文化演出市场持续红火,遇有热门剧目或演唱会时,往往会出现反常的现象——一方面,一级票房的电脑竟在开票后几秒后便显示“售罄”;一方面,二手票务网站却出现了大量超额销售的溢价票,有些溢价的程度达到票面价格的十倍以上。观众们从正规的票务渠道买不到票,不得不到这类二手票务网站高价购买。更吊诡的是,那些高价购票的观众原以为需求火爆以至于一票难求实名身份证,但进剧场后常常发现有不少的空座,并不是想象中的座无虚席。这类现象,早已引起市场监管部门和舆论的关注。以话剧《德龄与慈禧》为例。当该剧确定在上海大剧院演出后,有部分二手票务网站曾开出最多高出票面价格三倍的溢价。
有鉴于此,为响应市政府关于规范演出市场的要求,保障观众公平购票的权利,遏制天价票的出现,上海大剧院立足于自身的票务系统,推出了全场“实名制”实名身份证,采用分批开票、实名售票、实名入场的方式,获得了监管部门和媒体的高度肯定。《德龄与慈禧》演出当晚,观众同时出示票面所标注的本人有效身份证和标注相应身份证号码的演出票,“人、证、票”三者一致入场观看,有效打击了“黄牛”恶意囤票、高价炒票的行为。
“实名观演”措施使上海大剧院的工作量直线飙升。大剧院制定了一系列保障措施,包括提前观众入场时间、增设检票口及工作人员,为应对突发情况,设置了应急预案,提前联络公安部门协助配合等,实施情况良好。另外,大剧院还设置了现场服务站,针对观众身份证遗失或忘带、演出票遗失忘带等“人、票、证”不符的情况进行现场处理,也得到了观众的理解、支持和拥护。无论是实名购票还是实名入场,演出机构需要应对市场的变化,不断完善购票机制,提升检票效率,让观演的运作机制更专业智能,感受更便捷舒适,确保演艺市场的正常秩序才能更好保障艺术家和观众的权益。
———END———
限 时 特 惠:本站每日持续更新海量各大内部创业教程,一年会员只需128元,全站资源免费下载点击查看详情
站 长 微 信:jiumai99
2.本站所有项目来源于投稿或购买自其他第三方,若本站侵犯了您的权益请 联系站长 进行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