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农田灌溉工具 【古代辽宁】稻花飘香在辽西,水田映天四千年

古代水车灌溉视频_农田自动灌溉_古代农田灌溉工具

这是有关辽宁的故事,时间很久,跨越了28万年。

这是全省28家文博机构文物的精选,每件都是历史的印记。

我们与遗址、墓葬对话,与玉器、青铜器细语……

农牧文明群雄逐鹿,民族文化熔铸传承。

辽宁省博物馆与辽沈晚报联合推出大型策划报道:

发现辽宁

为您讲述“辽宁过去的故事”……

一提到大米,东北人必会说,“东北大米最好吃”。而各地关于本地品牌大米的宣传一定还会跟历史挂上钩,以示传承,因为想要避开“南方吃米,北方吃面”这种传统印象的影响。的确,大米在历史上是南方的农作物,北方历来以小米、小麦和后来的高粱、玉米为主。辽宁大米的源头一般都会被追溯到清末民初,只是,一百来年很久吗?这被强调的不过是“近现代水稻”,而且不管愿不愿承认,它都是由侵华的日军大规模推广起来的。

但是,早在1990年,新华社就发出过一条消息:在辽东半岛发现了3000多年前的大米碳化物。而日本种植大米的历史不过2000多年。也就是说,日本的大米是由中国传过去的,从传播途径而言,辽宁可能是其中最北的一条通道。而且在1992年,阜新务欢池镇考古发现了成系统的沟渠,被认为是用于稻田灌溉。务欢池遗址属于高台山文化,距今上限4000年。

相较于追索东北大米起源问题,更重要的是要了解水稻这种作物怎么就在辽宁突然消失了几千年。就像是6000年前盛极一时的红山文化古代农田灌溉工具,怎么一下子就在5000年前突然失去了传承。

人类的活动和社会发展固然有其内在的社会规律,然而外部的环境因素,尤其是气候变化的不可抗力也能动摇人类的发展进程,特别是生产力低下、文明还很脆弱的时代,其影响更是举足轻重。

历史上大米曾被禁止种植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粱……”这首满含悲痛与怒火的抗日歌曲《松花江上》创作于1936年。可见那时,水稻并没有在东北大量种植。

更确切的记录显示,张学良在1928年就创办了“营田股份有限公司”,开发水田7.66万亩。公司使用“火犁”(拖拉机)翻地,开创了东北地区水稻生产机械化的先河。“九·一八”之后,在侵华日寇猖獗的年代,中国人吃大米居然会犯经济罪。中国人只能吃粗粮,日本人才能吃大米(1943年3月30日伪满兴农部、治安部制定《饭用米谷配给要纲》)。

与大米有关的禁令,在中国历史也存在过。清朝的时候,因为东北是“龙兴之地”,所以清朝政府禁止或者尽可能地限制汉人在东北定居、垦荒,于是丰腴的黑土地就一直荒凉着。曾经有这样的传说,因为大米做出的饭太香软,清朝的士兵吃了之后性格会变得温顺而丧失战斗力,所以清朝政府不准在东北种植水稻,只让士兵吃很难嚼的高粱。这个事不见诸史,而且是张冠李戴。关于禁止种水稻的禁令是有的,但却是在辽国统治北方的时候颁布的。辽国的南京也就是现在的北京,当时水利条件很好。可是辽国的骑兵多,为了方便骑兵活动,于是就多次禁止北京地区种水稻。比如《辽史·高勋传》就提到,辽景宗保宁八年(976年)拒绝了南京留守高勋种稻的建议。

辽代统治的辽西地区基本上除了山林就是牧场,这种地貌其实在春秋战国时代就已经基本形成了。因为几次寒潮,曾经定居辽西并且农业较为发达的史前红山文化、夏家店下层文化等等就因为天气变化、土地草原化变得不宜耕种而中断了文明传承。随之崛起的则是游牧民族。

气候变冷导致北方部族南下求生

例外也有,就是唐朝时期,在东北吉林崛起了一个以种地定居为主的渤海国。中国正史中最早有记载的贡米就是渤海国人种的。此贡米出现在由欧阳修主持编撰的《新唐书·渤海传》中,当时渤海国进贡给唐王朝的贡品中,有“太白之鹿、率滨之马、卢城之稻、北海之鳍”的描述。此后,“卢城之稻”又被引种到日本与朝鲜半岛,后来又逆输入回到了东北。

在草原狼环视之下,渤海国被灭了,一般认为东北的农业从此遭到了游牧民族的彻底破坏。不过这个结论忽略了气候变化的因素。葛全胜所著的《中国历朝气候变化》一书中提到,唐朝前期气候温暖湿润,而后期开始就变得寒冷干旱了。

中国经济史专家李伯重指出,气候变冷引发以农业经济为基础的社会经济走向萧条。安史之乱是游牧民族南下进程开始的标志性事件。自此以后,入主中原的少数民族政权越来越深入,而汉族政权则不断向南退缩。

距今约5500-4500年,气候进入了冷干的时期古代农田灌溉工具,于是辽西的红山文化消失了。天气慢慢暖和之后,夏家店下层文化崛起。到了3800年前,气候又一次干冷起来,夏家店下层文化慢慢也消失了。当然,也有这种可能:他们都跟后人一样,跃马中原去了。

这种气候的变化是全球性的。澳大利亚西北部金伯利地区有两种独特风格的岩石艺术,分别是绘制在岩洞中神秘的圭央岩画和万第纳绘画,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岩画。圭央岩画可以追溯到至少1.7万年到大约6000年前,而万第纳绘画约在4000年前出现。中间的空白期是怎么回事呢?研究人员2012年发表论文称,是5500年前开始并持续了一千多年的干旱造成了这个空白期。圭央人扛不住跑了,一千多年后,气候好转,万第纳人就来了。

大得没边的史前水田灌溉系统

和万第纳人同时期的辽东高台山人也在4000年前崛起,与同为辽河流域的夏家店下层文化隔医巫闾山并行发展。务欢池遗址是高台山文化在辽西的桥头堡。据务欢池镇网站介绍,务欢池镇是阜新重点产粮乡镇之一,年产量在0.6亿公斤左右(玉米),近几年花生、大豆种植面积较大。而在务欢池遗址中,最为重要的发现就是沟渠。研究者据此推断,在几千年前,这里种植的应该是水稻。

1991年,阜新市建设输水管线工程,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配合进行的考古调查中发现了青铜器时代的遗址。考古人员在一处坡地上清理遗址墓地时,意外发现了墓地周边有人工开的沟坑遗留。一开始还以为是防范外敌或者野兽的壕沟,但是经过研究者进一步分析,认为是水渠。

辛岩在《阜新务欢池发掘简报》中介绍,沟渠一共发掘出17条,从宽窄、深度上可分为大沟、中沟和小沟。大沟最宽3米、深1.2米,小沟最窄的只有0.5米,最浅0.3米。孙守道的《阜新务欢池三千年前灌溉水渠的发现及稻作的东传问题》一文中指出,三种不同规格的沟是农田水利设施中的干渠、分渠和支渠,这些沟渠成网状,纵横交错、相互连通,将正片田地分成了若干长方形地块。在几条沟的交汇处,发现有较深的圆形柱洞遗迹,推测可能是在沟间设置有蓄水、排水设施,也可以说是控制水量的水闸。而且沟渠的分布范围相当广,虽然考古人员扩大发掘却仍没有找到尽头。为长期保护和将来做进一步发掘研究,遗址现在已经原样回填。

研究者大多认为,务欢池遗址发现的这些沟渠遗迹,可能用于稻作农业的灌溉。这些干渠、分渠和支渠、毛渠的组合说明,这里曾经存在一套属于高台山文化的农田灌溉系统。

务欢池灌溉系统已与商周时期的差别不大

务欢池遗址所属的高台山文化与中原的夏朝处于同一时期。《论语》说,大禹“尽力乎沟洫”,就是拼了老命搞水利建设,《史记》说,大禹命令益(人名,禹的臣子)分给众人稻种,可以种在低湿的地方。这稻种应该是从南方弄来的。

我国南方的考古工作屡次刷新水稻的起源时间。1973年,浙江余姚河姆渡出土距今7000年的炭化稻谷,把当时认为水稻起源于印度的稻作历史向前推进了3000年。1988年,澧县彭头山遗址发现大量掺杂在陶片里的稻壳,距今约9000年,将世界稻作历史推前了2000多年。1993年,道县玉蟾岩发现了世界最早的古栽培稻,距今约1.4万-1.8万年。

稻种既然有了,水稻的种植方法或者说灌溉系统自然也会传到北方。苏州草鞋山遗址中6000年前的马家浜文化水稻田,就是中国发现最早有灌溉系统的古稻田。初步揭示出水稻栽培耕作技术。草鞋山遗址一共发现马家浜文化水稻田44块。大致可分为两类灌溉系统:一类是以水井作为水田供水来源的灌溉系统,是由水井、水沟、水闸等组成;一类是以水塘也就是大蓄水池为水源的水田灌溉系统,所有的田块都分布在水塘边沿。稻田内所需要的水量可通过水闸调节。而以水塘为水源的灌溉系统,既可通过水闸灌溉,又可排水。

由于务欢池遗址发现的沟渠纵横发达,其年代比草鞋山遗址晚了2000多年,该灌溉系统应该属于日趋完善阶段,与商周时期的差距不大了。

据《周礼》的描述,商周时期的沟渠大致可按功用不同和所控制的灌溉面积大小,分为浍、洫、沟、遂、畎、列各级,分别起着向农田引水、输水、配水、灌水以及从农田排水的作用,形成有灌有排的农田水利体制。

沟渠里的墓地说明这里不再适宜水田

务欢池遗址所属的高台山文化出土的生产工具中石器最多,有石镞、石锤、棍棒头、石球、网坠、石刀、石斧等。吉林大学教授汤卓炜从人地关系角度分析认为,骨器制作非常精细。出土的大量骨器中,用猪、牛、鹿肩胛骨或下颌骨冠突部分制作的骨铲最具特色,更适合于非旱地农业耕作活动。

骨铲是河姆渡人在水稻田中除草、翻土、平地、挖沟、引水、排水时使用的农具。由于水田翻泥的特殊需要,骨铲比石铲要好用一些,因为骨铲比石器轻便灵巧,而且表面光滑,不容易沾泥。

古代文献中将铲一类端面宽而薄的翻土工具称为“耜”。先人在耜柄、耜面钻孔,用藤条或绳索把木棒与骨耜捆紧做成后世称为“耒耜”的农具。人们在使用时,手持骨耜上的木柄,脚踏插入横孔的木棍,推耜入土,然后手腕一翻,就能掀起土来。

在没有发明犁等大型工具之前,先人们是通过什么手段整饬水田以适应水稻种植的呢?研究者认为是用牛踏田的办法,就是把水牛赶到被水浸泡过后的土地上来回践踏,踏烂以后,用骨耜等农具进行修整,再行播种。

还有一则布依族的故事说,布依族祖先古时迁徙,水牛找到水源,在水塘中滚水,后来里面长出来的几株稻秧又粗又壮。祖先们便形成了用水牛滚田再栽秧的习俗。这种方法到了清代仍然存在。据张庆长《黎岐纪闻》载:“生黎(黎族)不识耕种法,亦无外间农具,春种时用群牛践地中,践成泥,播种其上,即可有收。”

务欢池遗址的发现使得东北大米的起源提前了4000多年。但是,考古人员在务欢池的沟渠中却发现了大量墓地。可以推测,在3800年前新一轮寒冷干旱期,水田应该逐渐被废弃。而后的东北,农耕逐渐消失,成为草原民族驰骋的大地。可见气候对于文明的发生发展起到过相当大的影响。进入现代,多出一个词,叫“人为环境效应”,说的是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活动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和破坏。比如说时常提到的“温室效应”就是人类改变气候的一个例子。长此以往,夏天会越来越热,冬天则会越来越冷。

———END———
限 时 特 惠:本站每日持续更新海量各大内部创业教程,一年会员只需128元,全站资源免费下载点击查看详情
站 长 微 信:jiumai99

滚动至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