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录取批次怎么填 高校招生的批次,是什么意思?

这一篇说说“批次”这个知识点。

开篇,得讲点废话

我打算写一个专栏《高考那些事,从小白到精通》,目的是想体系化地介绍下高考招生录取的相关知识,期望家长们能通过体系化地学习,具备完成高考志愿填报的能力。前面已经写了两篇,但并未点出这个意思,所以借着这一篇的开始,说明一下。

第一篇《高三家长,这份您要掌握的知识清单请收下》,可以理解为是这个专栏的提纲;

第二篇《读完这个故事,你就能明白高考招生录取是怎么回事了》,可以理解为是这个专栏的“导论”,其作用是给予一个全貌,这样后续的深入展开能够更容易被理解。

当然这个“导论”不完善,只覆盖了“高考录取规则”这个知识点,而没有涉及“心理&心态”、“认识高校专业”这两部分。原因是:“高考录取规则”是“客观题”,答案唯一,这是它的好处;但坏处是非常繁杂、很多点不太容易理解,所以通过“导论”扫清些障碍。

对于“心理&心态”,如同我在《高三家长,这份您要掌握的知识清单请收下》文中所说的:“可以很专业,也可以很简单”。所以我是跟一位搞心理的老师约了个稿,让老师来写专业的部分、到时我再补充“简单”的部分,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做–我比较信奉这个;

对于“认识高校专业”,同样引用《高三家长,这份您要掌握的知识清单请收下》中的原话:“其实很简单,但因为人性、价值观这些难以控制的东西,它的难度在于如何理性、客观、不纠结、不焦虑”—-这是我的观点。但同时的确有些方法论的东西,而这些东西与高考规则其实不直接相关,所以我想按知识点直接展开细说、没有在“导论”中涉及。

对于阅读者,我有一个基本期望—虽然我说了可能毛用没有、或者会被认为是想让人阅读赚流量,但还是说出来吧:希望像学一门技术一样,从头开始,一篇篇地看,而不要跳跃式地阅读。同时若有问题,可以在留言区发出来。这样才可能形成自己的体系,能够知其然且知其所以然。

最后有一点想说明:关于这个主题,是自媒体的一个热点,有太多的文章、视频。我也是犹豫了很久要不要写。后来决定还是要写:即使废了精力、看的人不多,那就算是为自己的经验和认识写一份总结。

废话over,言归正常。我们的位置在这里:

高考提前批次录取条件_高考录取批次怎么填_小高考没录取能高考填专科吗

设置批次的初衷

俺们国家的高考招生是分批进行的,每一批招生都是一个完整的过程,也即:一批招完结束后,再进行下一批的招生。

为什么要分批呢?首先是由高等教育体系决定的:

在我国,高等教育包括全日制高等教育和成人高等教育两个类型,后者属于成人教育范畴。中国高等教育分为专科生、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4个层次。

我们只关心高考,高考只与专科、本科相关。所以,对于我们要讨论的范畴,上述体系变为:和高考相关的高等教育为全日制高等教育,招收专科生、本科生。

专科和本科是不同的学历、有不同的培养目标、面向不同的群体。那么招生相应的形成两个批:专科招生、本科招生。

并非抠字眼—上文我一直在说“批”、而没有说“批次”。“次”代表了顺序,那么专科招生、本科招生如何安排它们的“次”呢–也就是说,先招哪个、后招哪个呢?

大家都想读本科,所以招生规则的设计应该尽可能让能读本科的都读本科。所以,要先招本科:让所有的人都可以试着去报考一下,考不上再去考虑专科批次。这样,至少在招生这个环节,给予了大家相同的机会。

若反过来,会造成“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这一现象更容易发生。

但这样也有漏洞。就是:我哪怕总分是100分,也可以去参加本科招生。即使今天招生工作有大量IT系统的支撑,仍然需要很多人力投入,更遑论这些基础政策制定的20~30年前。

怎么办呢?设置能参加每个批次招生的条件!

这个条件就是分数,也就是大家所知道的分数线:只有分数过了提前设定的某个批次分数线的学生,才能参加这个批次的招生。

问题又来了,依据什么提前设定?很简单:每个批次的招生人数是提前订好的–这叫招生计划,依据招生计划的人数,再给予一定的富余量–比如多10~20%,就能够算出要招的人数是多少。比如:本科批次的招生计划是164250人,多加个15%的富余,一共要招188888人。

而高考的一个基本原则是:按照分数择优录取。所以,对于所有参加高考的学生,按分数从高到低排队形成排位,这样就有了一个“分数对应排位”结果。比如:今年最高分是702,排1号;701分,排2号,…..,493分排188888。

所以,划定本科线为:493分。这样,能够保证本科能招满!

专科线,同样的方法搞定。只不过,它要考虑前面本科的招生人数的影响。基于这样一个假设:前面1~188888名的人都被本科招走了,所以要从第188889名算起。

批次中的批次

理论上,有了上面的批次,招生就能按部就班地进行了:一个批次一个批次顺次择优录取即可。

但是,存在两类(不是两种)因素:

高校的质量是有差别的。所以最好按质量区分开来、顺次招生。这样设计,对于高校而言,先行招生意味着生源数量大、优质生源充分;对于学生而言,相当于给予优秀学生多次报考机会。其他“特殊”因素:比如,类似军校、公安类院校,除了需要看分数,还需要看身体条件、政治背景等,同时这类院校太重要了,需要保证它招生质量尽可能高、并且招生计划满额完成。诸如此类,“特殊”的因素非常非常多。但总结起来就是:如果仅按本科或专科两个批次招生,会造成高校及学生“双输”的结果。

怎么办呢?沿用划分本科、专业批次的“套路”,在这两个批次中分布划定“子批次”,也即:批中有批。

第一个因素形成的批次,也即大家耳熟能详的“本科一批”、“本科二批”等。随着近些年高校的发展,这个因素越来越被诟病。原因有二:

所谓高校质量这个东东,教育部并没有体系化、权威、完整的度量指标;每个高校也在不断地发展中,昨天的吴下阿蒙有可能是今天的涅槃凤凰。

所以,越来越多的省份取消了按这个因素划分批次。比如广东,先是将本科一批、二批合并,过渡性地设置了一个“高分优先投档线”,相当于仅保留“优秀学生多次报考机会”这个特性;而到2021年把这条线也取消改为“特殊类型招生录取控制参考分数线”,仅作为“特殊类型招生”的过滤条件。

奇奇怪怪的招生类型

第二个因素是长期存在的,构成了“各种奇奇怪怪类型的招生”。“奇怪”在哪里呢?一句话总结就是:不仅看分,还需满足其他条件!我们枚举一下:

小高考没录取能高考填专科吗_高考录取批次怎么填_高考提前批次录取条件

看着很杂乱。用个比喻来做下分类,假设我们把招生看做学校把专业兜售给学生的话,那么一共如下几种:

本科/专科批,再划分为多少个批次呢?

最直观的想法:每种类型设置一个批次。这样当然可行。但前面也说了,每个批次都是一个完整的招生录取过程,如果这样设置会带来巨大的人力物力及时间的消耗。

同时,对于一个学生而言只会对一种类型感兴趣、或者满足一种类型要求的条件。所以,最终的批次划分是这样的:

小高考没录取能高考填专科吗_高考提前批次录取条件_高考录取批次怎么填

虽然本科批、专业批中的“其他所有院校专业”一点都不起眼,但它们才是招生的绝对主体!

另外,强基计划是近两年才开始实行的高考录取批次怎么填,是最早完成录取的一种类型。因此从时间顺序上可以将其作为一个独立的批次,但当前官方并未按批次给予它命名。

上述批次划分,是广东省当前实行的方式。其他各省思路一致、构成会有差别。比如很多省份把本科批再划分为本科一批、本科二批,等等。

批次招生的基本流程

基本流程是:

按照上表的序号顺序,一个批次招生完成后,再进行下个批次的招生。未被本批次录取的学生,可参加下个批次的招生,依次类推。

问题来了:假设一个批次的人没有招满怎么办?是不管了直接开始下个批次的招生、还是?

答案是:要管。每个批次招生结束后,进入该批次的“征集志愿”阶段。对于未招满学生的高校,会将缺额的专业、人数等信息公布出来;而参加了本批次招生、但未被录取的学生,可再次报考这些缺额的专业。录取的具体规则与批次的规则无任何差别–也是择优录取,等等。

并且,这个“征集志愿”的流程可以重复多次。第一次征集结束后,假设还有高校未招满,那么就再来一次,如此往复,直至招满或高校放弃(是的,你没看错,实在不行高校可以放弃)。

额外说明一点:强基计划当前没有征集志愿的过程,也许以后会有。

根据上述能得到一个结论:越往前放的批次,生源充分、征集措施保证高考录取批次怎么填,是最为有利的。

总结

到这里,本篇就结束了。总结一下:批次的设置是为了高等教育体系、特殊需求招生,综合权衡高校和学生的诉求、最大可能的提高效率和降低人力物力成本。

对于绝大多数学生而言,重点关注的是本科批次、专科批次,这也是招生的主体,因为其他批次是需要额外的条件和特定的兴趣的。

但是,在提前批次中,的确会有一种类型,几乎所有关注本科批次的学生都应该关注。猜猜看,是哪一种?

下回分解!

———END———
限 时 特 惠:本站每日持续更新海量各大内部创业教程,一年会员只需128元,全站资源免费下载点击查看详情
站 长 微 信:jiumai99

滚动至顶部